2021-4-10 | 當代文學論文
作為大學中文系基礎主干課程之一,中國現當代文學應當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進和創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地方高校精品課程建設點之一,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正處于不斷發展、完善的動態建設過程中。如何充分運用該課程建設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來服務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實踐,以實現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的一體化,是一項非常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它既可以讓動態建設過程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不僅僅是停留于網絡頁面之中,而是真正走進課堂,走入教師的常規教學和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不可剝離的一部分,從而極大提升教學質量;又可以通過教學中運用精品課程而獲得相關的知識、經驗和技術,來不斷充實、完善該門課的精品課程建設。因此可以說,這一課題的意義是雙重的,對調動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積極性,營造豐富多樣的教學氛圍,從實質上提高教學水平有極大的效用。
一像大學的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一樣,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
建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師生有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精品課程是現代課程教學中一種最優質的資源,只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教學改革服務,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才能實現該課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從而發揮精品課程的真正功能和效用。設置和建設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必須要以該門課的教學實踐為中心,始終服務并服從于教學實踐的剛性需求。而一旦精品課程的各個項目的建設較為完備時,就必須充分運用課程建設平臺來為該門課教學實踐服務,使兩者緊密結合,以實現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的一體化。這既是該門精品課程建設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是充分合理運用精品課程資源提高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質量的唯一正確途徑。只有這樣做,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建設才會遠離紙上談兵而具有實實在在的意義。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追求和實現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一體化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始終遵循這一人才培養目標,這樣才能保證兩者的一體化進程不會偏離課程建設的正確方向。在此前提下,還應當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推進兩者的有機融合。
第一,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和教學根本的科學教學理念,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和網絡平臺設計。
任何精品課程的建設,說到底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因此精品課程在形式、內容等方面都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口味,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向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邁進。同時激勵學生熱情地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中來,把他們的想法、建議和需求轉化為網絡課程的現實內容。在使用精品課程服務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大力調動學生使用精品課程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感受到精品課程平臺不僅是他們學習不可多得的好助手,而且自己還是這一平臺的真正主人。
第二,不斷調整充實教學內容,保持網絡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的一致性。在重視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的同時,把體現本學科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研究方法及權威可信的研究成果等學科前沿的內容,源源不斷地注入到教學內容中去。
第三,有效利用課內和課外兩個課堂,把課程教學與網絡平臺密切結合起來。充分運用精品課程網絡平臺資源,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參與式教學、調查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不斷創新。
第四,為保持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實用性和權威性,注重選用重點大學編寫并獲國家推薦的21世紀優秀教材及配套的作品選本,購買相關的教學錄像、電子書、音頻資料等教學軟件。同時,本學科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要不斷總結和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開拓自己的學術視野,為最終能夠自主編寫教材打好基礎。
第五,逐步建立適合本門課教學實際的科學有效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模式。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有其獨具的特色,而教學對象的基礎、興趣和能力等因素也不容忽視。因此,對課程的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甚至不同階段采取的評價方式都應該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才能發現缺陷并進行及時糾正,從而加快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一體化的進程。
第六,堅持教學團體相互協作,共同進步,因為任何優秀的課程都是由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支撐起來的,決非單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教學團隊的教學與科研也要同時并重,做到互相結合,互相促進。
完全不搞科研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只能是人云亦云,其精品課程的建設也只能是東拼西湊,難以有所創新。
二實現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的完全一體化,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一個穩健扎實的逐步推進過程,而要做到這一點,在一體化進程開始前就制定好明確可行的實施方案、實施計劃及實施方法等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至關重要的。
本門課準備在兩年內分兩個階段逐步完成上述目標。第一個階段從第一學年的年初到年末,計劃初步取得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一體化這一現實成果。將課堂講授、作業布置、試題解答、論文指導、課外閱讀、在線答疑、師生網絡互動等融為一體,實現學生書內和書外、課和課外、平時和假期都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平臺,無間隙地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其相關知識,保證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得到老師及時的指導,獲得的經驗、信息、資源能夠與老師、同學及時分享,對某些問題的疑惑能夠與老師、同學進行公開、深入的探討。第二個階段從第二個學年初到年末,完全實現兩者的一體化目標。計劃在前一年工作取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常規教學和網絡精品課程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予以改進和優化,使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在該門課的教學實踐中得到充分合理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質量獲得較為明顯的提高,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自身的資源、技術、版面等也都得到明顯的優化。真正使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實現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