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核心價值觀決定價值觀取向,高校教師核心價值觀決定其價值訴求和道德追求,本文選取了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指標和詳細指標進行了調查研究,對其表現和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調查;思考
核心價值觀是某一社會群體判斷社會事務時依據的是非標準和遵循的行為準則。教師核心價值觀是指教師行為中蘊含著的深層次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道德風尚等,體現的是教師整體精神面貌和生活態度1。核心價值觀在價值觀中居統治地位、起支配作用。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決定其價值訴求和道德追求。分析研究當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和特點,引導青年教師樹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對于地方高校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
本文以湖南某高校青年教師為例進行研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隨機調查。其中發放樣本100份,收回有效樣本93份,回收率達93 %。對調查對象的基本數據進行統計后得出樣本的基本情況是:93份答卷中,男教師占53% ,女教師占47%;教育程度中本科占18% ,碩士占69%,博士占13%;政治面貌中黨員占75%,民主黨派占12%,其他占23%;職稱結構中初級職稱占52% ,中級職稱占37% ,高級職稱占11%。專業方面文科類占48%,理工科類占52%。從樣本情況可知,基本能反映該校青年教師現狀。
(一)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指標分析
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參照當代軍人“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核心價值觀,高校教師核心價值觀內涵初步提煉為“忠誠、仁愛、奉獻、進取、求真、務實”。在對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的調查中,主要選取了以上指標進行探討。當問到“你認為高校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品質?”(多項選擇)時,結果經過SPSS 軟件統計依次為: 仁愛91.6%、求真務實87.2%、忠誠76.3 %、奉獻69.1%、進取56.5%。當問到“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時,95%選擇個人家庭幸福、身體健康、生活愉快;66.1%選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45.6%選擇桃李滿天下,無私奉獻;35.5%選擇求真務實、銳意進取,25.6%選擇金錢、名譽、地位。不難得出,當代青年教師的主流核心價值觀是好的,反應了時發表展需求和高等教育的要求。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樂于奉獻、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是當代青年的楷模。同時,調查中也有部分青年教師由于受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以及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缺乏科學的核心價值觀。
(二)核心價值觀細化指標分析
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十分豐富,為了能更全面的反映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現狀,主要從道德價值觀、職業價值觀、金錢名利觀和社會觀等方面進行研究。
1.道德價值觀
道德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取向、價值追求。調查發現,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最崇尚的品德前五依次是: 真誠 (75.2 %) 、善良 (67.3 %) 、仁慈(59.2 %)、正直(51.2 %) 、謙虛(50.8 %)。在個人與社會、義務與利益、奉獻與索取等關系的處理上,相當一部分教師主張不偏重哪一方面,要“尋求結合點”,使“兩者兼得,兩者統一”。這表明,一部分地方高校青年教師道德判斷與道德實踐存在一定偏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教師在道德實踐上傾向于道德實用。部分教師實用主義嚴重,滋生了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
2.職業價值觀
職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調查中,87 %的青年教師對現從事的職業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但選擇大學教師職業的動因較復雜,排在前三位的動因依次為: “職業較穩定”(77. 3 %) 、“工作輕松、壓力小”(62. 2 %)、“社會地位較高”(47. 2 %) 。在回答“對于現在的職業有哪些不滿意?”時,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 “工資待遇太低”(68.4 %)、“體制機制不活,制約個人發展”(55.3 %)、 “學術腐敗”(40.7 %)。從中可以看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師主體意識強烈,有明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在職業選擇上,關注是否有利于個人較多,“個人”意識強烈。同時對于把教師職業作為一項事業,作為終身職業意愿不強,其“事業”意識弱。大多注重個人潛能的“自我實現”和成就感,注重工資待遇、職業穩定等“保健”因素, 而對職業的性質、社會評價等關注較少,其職業選擇主體功利性較為突出。
3.金錢名利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金錢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取向。調查中,當問到“您對金錢的看法是什么?”時,76.3%認為只有夠用就行,23.7%認為越多越好。當問到“您認為物質追求和精神享受哪個更重要?”時,63.7%認同兩者都重要,23.2%認同物質追求更重要,13.1%認同精神享受更重要。對于名利,有63.6%表示在乎,36.4%表示不在乎。當問到“你對現在高校教師為了個人名利,學術腐敗怎么看?”時,74.4%表示明確反對,24.6%認為很正常。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教師有正確的金錢名利觀,但是,一部分教師為了追逐金錢和名利,不擇手段。
4.社會觀
對社會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價值取向。調查中,教師對當前社會熱點密切關注,如對“科學發展觀”、“三農問題”、“和諧社會的構建”、“食品安全問題”、“穩定房價”等關注率均在80 %以上。當問到“你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社會環境滿意嗎”,71.3 %表示滿意,28.7%表示不太滿意。對于“目前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的認定,62.2 %把腐敗作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首要問題,選擇其他因素的比重依次為:貧富懸殊、食品安全、社會治安、失業問題。調查發現,大部分地方高校青年教師關心社會動態,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充滿信心,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滿期待,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然而,也有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師由于身處欠發達地區,面對頻繁見諸報端的食品安全問題、腐敗問題、物價飛漲等各種社會現象,悲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