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藝術理論
縱觀20世紀中國畫壇,涌現出一批植根于傳統的中國繪畫土壤,又敢于創造時代新風格的杰出藝術大師。在這個群星燦爛的畫家群中,傅抱石先生以其卓越的天才,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人們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
他的繪畫從研究古人,研究畫史著手,師法上古,兼收并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熔練創造出獨特的個性風格。其山水畫、人物畫、金石書法的成就在現代美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堪稱一代書畫宗師。同時他又是著名的美術理論家和教育家,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評述,培養了不少的專業人才。傅先生與錢松?塹裙餐?叢斕?ldquo;新金陵畫派”,以領軍人物身份而翹首中國畫壇。
一、生平概況
傅抱石生于1904-1965年,祖籍江西南昌的新喻縣(現江西省新余市)。早年畢業于江西第一師范,1933年經徐悲鴻先生向時任江西省長的熊式暉推薦,到日本美術學院攻讀雕塑及東方美術史。1936年回國后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授。抗戰爆發后中央大學遷到重慶,傅先生從武漢轉湘、桂入川,于1939年—1946年在重慶西郊金剛坡一帶居住了近8年。50年代后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傅先生畢生以山水畫著稱于當代,這是因為其晚年新創作的山水畫流傳較為廣泛。相比之下他的花鳥畫創作較少;人物畫創作期主要集中在20世紀40年代初至50年代初,是在他精力最充沛、用功最深的時期,同時創作數量也較多。至于后期特別是1957年以后他基本放棄了人物畫的創作,恐怕與時代變遷有關,這也是他最終以山水畫知名的原因。抗戰后期重慶曾舉辦傅抱石畫展,其人物畫就倍受大家欣賞。盡管當時生活拮據,比較困難,人們卻傾囊爭購,出現轟動效應。傅先生的人物畫不僅展示了一個時代的藝術風貌,同時也給中國現代美術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二、藝術風格
傅先生的人物畫選題主要有三類。一是富有教育警示意義的;二是釋、道、儒家人物;三是抒情言志之作。這里僅從《榮寶齋畫譜》中擇選幾幅作品舉例。
《晉賢閣》作于1945年重慶西郊金剛坡。右上方為長跋,畫中有賢士10人,多在讀書、交談、小憩,唯有1人舉杯飲灑。傅先生選此題材是根據宋秦觀《淮海集》所記《晉賢圖》而來。據說北宋著名畫家、文物鑒賞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稱:這是唐竇蒙《畫評》中南齊毛惠遠所作《醉客圖》,但秦觀指出這是畫的“晉賢宴居之狀,非醉客也”。讀此文章傅先生感到評鑒古畫實非易事,連李龍眠這樣的大家亦有失誤,所以作畫予以警示和自勉。
《蘭亭圖》是據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風雅故事,于1956年創作的橫幅。
茂林修竹之中,曲水流觴,名士宴集,飲灑賦詩,各抒懷抱。畫中人物多達50余人,姿態風雅,生動傳神。所抒之情自然真切,深沉曠達。
《屈原》是一幅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作品。署款“壬午夏月新喻傅抱石造像”。即作于抗戰期間的1942年。屈原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也是“抗秦派”。傅先生是以屈原來表達愛國抗敵的民族激情。
長達2米的《麗人行》巨制(見題圖),創作于1944年抗戰后期的陪都———重慶。“灸手可熱勢絕倫”的丞相,“賜名大國虢與秦”的貴戚夫人,可謂煊赫一時。這幅人物故事是借古諷今的諷刺畫,是傅先生代表沸騰民怨,直斥時弊的偉大藝術作品。從中不難體會到作者當時對現實不滿的強烈思想情感。
把握一個畫家的藝術風格,應從他的成長經歷、創作實踐、個性風格等方面加以了解分析。傅先生的繪畫藝術風格特點,筆者認為可概括為三點。
1、從小靠自學,沒有拜名師。傅先生出身貧苦,父親靠補傘為生且難以維持生計。兒時的他勤奮好學,天姿聰穎,從鄰里裱畫作坊里受到中國畫的啟蒙影響。早年的他對清“四僧”之一的石濤倍加推崇。他一生深探中國美術史,這些成就了傅先生對國畫傳統源流的深刻認識,也使他的創作少受拘束,能比較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一生獨特的創作方法和道路。
2、善于從生活入手。江西襟江帶湖的山林、四川云霧繚繞的山川孕育著傅抱石,也有益于他觀察、研究自然界的造型、色彩、樹石、人物、四季以及相互關系,通過自己的思想情感以筆墨來再現。
3、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刻苦鉆研的個性使他不斷吸取古人、國外繪畫中有用的技法,融合并形成自己富有個性的表現方法。
仔細品味傅先生的人物畫,會深刻的感受到一種鮮明而獨特的個性畫風。那種畫工工整嚴謹為寫意飛動以及運用破峰飛白的線條,荒率之中傳達著人物的動態和神韻,充分體現著中國人物畫“傳神”的精髓。其畫具有以下三點藝術風格:
1、人物造型嚴謹,貫以非常流暢的衣褶和略為夸張的人物表情,表現出嚴謹與瀟灑的和諧結合。
2、線條靈活準確,表現出速寫風格的筆觸。人物衣褶用筆是細速的線描,衣紋衣飾則只勾勒動勢。
3、力求高古,不落媚俗。畫仕女沒有現代美女模樣,也一洗晚清改琦、費丹旭、錢慧安那種纖弱病態的刻畫;畫高士則有一種傲岸、肅穆、超脫的神韻。注重刻畫人物個性,注意臉部表情變化,尤其是眉眼使人勾魂攝魄。
傅先生的人物畫似乎只在明清的陳洪緩、羅兩峰、任伯年筆下偶見。其按巧如山水畫中的抱石皴一樣,顯示著音樂般的特性。
三、鑒識分析
傅先生人物畫的藝術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作品也是市場追逐的熱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價值不斷攀升,這也使偽作、贗品沉碴泛起,增加了人們的投資風險。但是凡偽作難免會露出破綻,關鍵是自己要掌握一些去偽存真的要領,以防范風險,免入誤區。在實際工作中,筆者曾見過一些仿傅抱石畫的偽作,有新仿也有舊仿。現僅以一幅來自芷家的芷品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