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互聯網
1互聯網技術對編輯工作方式的影響
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學報的編輯、出版、發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傳統的“筆”和“紙”的編輯手段將被計算機和互聯網所取代。
學報編輯出版的效率主要取決于稿件的來源方式、編輯審稿速度、稿件流通方式。傳統的學報編輯方式效率極低,大部分時間花費在了紙質稿件流通環節。
互聯網技術將使審稿方式發生改變: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的進行互動,許多工作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稿件來源廣,電子稿件流通更加環保高效,極大地縮短了送審稿時間,為編輯出版贏得了更多時間,而且作者也能及早地了解稿件的評審情況。
1.1互聯網技術對出版發行形式的影響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出版形式的改變,高校學報也開始從印刷傳播向電子傳播轉變。由于電子出版受到自身局限,高校學報將長期處于印刷傳播與電子傳播共存的階段。
電子傳播已經成為現代信息傳播的形式,這個新生物的產生使出版內容開始減少了對傳統出版形式的高度依賴,使圖書、報刊、音像與電子以及網絡出版的嚴格界限逐漸模糊。
電子化給傳統出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也帶來了機遇。推進我國電子出版的發展,加快培養電子出版人才,是現代出版業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出版業的發展方向。
電子出版作為一種全新的出版方式,在發展到一定水平后逐漸被社會認可并接受。目前,數字媒體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從科學實驗走向規律探求的層次,國際上不少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紛紛成立相關的研究機構或實驗室,對電子出版進行研究。
1.2互聯網對編輯模式的影響
互聯網信息傳播的多媒體、超文本、分組交換、同步傳播、交互性等特征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使用戶沖破作者對讀者的單向傳播束縛,實現可選擇的同步互動交流。網絡媒體使大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因此,傳統的高校學報編輯流程(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排版校對、信息反饋等)和編輯、作者、讀者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編輯、作者、讀者之間的聯系由間接變為直接,由被動變為互動,所有學報編輯工作都可集中于互聯網上實現,信息獲得、發送、選擇、加工、出版、發行網絡一體化,方便快捷地減少了學報出版的中間環節,縮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稿件的時間效率。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科技文獻的檢索和科技論文發表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按照傳統方式,作者的一份稿件送專家審閱返回后,由編輯在稿紙上對稿件進行修改,再由排版人員進行排版。這樣修改稿件實際經過了紙上編輯和機上編輯兩道重復勞動,很明顯存在速度緩慢、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等弊病;而在互聯網環境下,借助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學報編輯直接參與機上編輯、排版、繪圖等工作,真正做到學報編輯、排版、校對一站式流程,從而可大大提高學報的編輯、排版質量。
紙上編輯向機上編輯、網上編輯轉變,是高校學報網絡化的必然趨勢。編輯人員只有在機上編輯兼排版,才可避免工作的重復和誤差,既簡便,又準確。尤其對復雜的科技圖、表、公式的編輯、加工,由編輯直接在機上掃描、粘貼、繪制,實際上減少了圖稿校對、修改的次數,提高了稿件質量,加快了稿件的處理速度。在互聯網上編輯,更有利于網絡上返修稿件,做到版面設計隨意,編排一體化。這是互聯網背景下編輯工作的必然模式。
由此,高校學報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工具,建立一個高效的信息接收和反饋系統,完善編輯信息管理軟件的使用,以縮短稿件編輯時間,提高學報學術質量,增強與其他期刊的競爭力。
2互聯網技術對高校學報編輯觀念的影響
互聯網技術沖擊了傳統的傳媒方式與編輯方式,它喚起了一種新的生命力,成為編輯工作邁向現代科技文化的動力。近幾年來,各種學報、刊物對現代編輯手段重要性的討論不斷深入,而且已形成共識:(1)機上編輯代替紙上編輯,不但能提高速度,還可以提高質量;(2)利用E-mail和QQ請專家審稿,既迅速,又經濟;(3)作者遞交論文郵件,能使編輯從繁重的文字校對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對論文內容進行審核;(4)通過互聯網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由此,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是時代對現代編輯的基本要求,迫在眉睫。
在具有開放性和動態性特點的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學報編輯應把增強互聯網意識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方向,充分認識網絡時代編輯工作的全新含義,緊跟信息網絡化的步伐,改變傳統的單向思維,更新以往觀念,運用當前最新最快的互聯網技術,采用編輯工作的現代化手段,學會更快更好地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技術,以體現高校編輯工作的時代性。高校學報編輯是高校學報創新的原動力,只有樹立創新意識,才能促使高校學報不斷創新和發展;而高校學報編輯的知識創新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智能結構。為了適應需要,高校學報編輯必須更新觀念、調整知識結構和工作模式,加速實現編輯工作現代化。
總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和互聯網技術對學報進行編輯、加工已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應該說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將給編輯工作帶來全新的變革,以紙型文稿為主的編稿、校稿方式將被摒棄,編輯與作者之間的交流將通過網絡技術面對面地盛行。
作為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者的高校學報編輯,除進行常規的閱讀外,還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網絡技術,成為具有各項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做好學報稿件的初步選題策劃、編輯加工、輸入排版、校對、版式設計等工作。
新時代的編輯們更應該利用平時的時間上網捕捉各學科發展的最新內容、最新動態,及時吸收新的知識,儲備豐富的資源,開闊視野,提高學報的知識性和新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