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工作報告
按照《市節能目標考核體系實施方案》要求和市政府與各鎮(街區)、47戶市重點耗能企業簽訂的《年度節能目標責任書》規定和要求,對全市12個鎮(街區)和47戶市重點耗能企業“十一五”及年度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完成情況進行了考核。現將考核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節能降耗成效明顯。“十一五”期間,在省、市節能部門及其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高度重視節能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密切協作配合,到年底,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十一五”節能降耗指標,被市政府授予“市節能突出貢獻單位”稱號,并給予10萬元獎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市節能突出貢獻企業”稱號,獎勵資金20萬元;市經信局和市統計局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經信委授予“市節能先進單位”稱號;屹隆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的家用整體式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獲得市優秀成果,獎勵資金5萬元。
(二)節能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我市先后建立了節能減排、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領導機構“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調整了市節能減排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并在經信局設立全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日常工作的統一協調和組織實施,確定了《市節能減排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年工作重點》,進一步完善和明確我市有關部門節能降耗工作職責,建立起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節能工作協調機制。各鎮(街區)全部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節能工作協調機制,明確了職責分工,分解落實到企業、個人,與轄區內重點用能企業簽訂了節能目標責任書。各重點用能企業相繼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節能管理機構,定期研究部署節能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推動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節能目標任務的完成提供了堅強的組織領導保障。
(三)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市里先后制定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年工作重點>的通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年節能降耗預警調控實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年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考核標準體系的通知》等文件,各鎮(街區)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相關文件,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
(四)工業企業節能技改扎實推進。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和“對標達標”活動的開展,全市工業企業以“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為主線,以加快節能技術改造為重點,不斷推廣使用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設備,加快產品升級。熱電有限公司的鍋爐改造及配套電機系統節能技改項目、熱力有限公司的循環水供熱工程項目、集團的生產系統余熱利用及電機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技改項目等200家企業投產達效,實現節能量50多萬噸標準煤。“十一五”期間,我市圍繞“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共篩選86個項目推薦申報國家、省、市節能獎勵,其中有16個項目列入了國家、省、市節能技術改造獎勵和節能優秀成果,共爭取上級扶持資金2608萬元。
(五)節能氛圍日益濃厚。“十一五”期間,通過各級各各部門廣泛宣傳節能法律法規,積極組織舉辦“節能宣傳周”、“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能源短缺體驗日”等主題活動,弘揚倡導節能理念,為節能工作順利推進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奠定了良好群眾基礎,有力地推動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二、“十一五”及年節能降耗目標考核完成情況
(一)各鎮(街區)和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情況。各鎮(街區)和重點用能企業的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電耗、萬元產值取水、節能量,都完成了既定的責任目標。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情況。一是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逐年提高。年全市完成服務業增加值91.89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地區生產增值比重達到28%,比年提高了1.3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7家,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發展到10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3.16%,增長2.12個百分點;二是完成年度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對部分企業的落后設備進行了淘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認真貫徹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嚴把項目的準入關。“十一五”期間,全市對163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能評審核,從源頭遏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三)建筑節能和“禁實”情況。各鎮(街區)、部門認真執行國家、省市建筑節能政策及推進建筑領域資源節約和建立建筑節能監察制度的一系列文件。在全市范圍內逐步禁止生產實心粘土磚,加大新型墻材生產與推廣應用。
(四)節能宣傳培訓情況。各鎮(街區)、部門通過不同方式宣傳節能減排法律法規,積極引導廣大市民牢固樹立“節約創造價值”,“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通過舉辦培訓班,提高了企業及全民節能意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節能管理機構不健全。個別鎮(街區)雖然成立了節能管理機構,但力量薄弱,人員配備不到位,上報情況不及時,節能工作處于被動應付局面,與當前節能嚴峻形勢不相符。部分鎮(街區)盡管建立了節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責任分工,但全年從未召開過聯席會議。有的至今未建立節能考評制度,對節能任務目標落實情況沒有實施檢查監督考評。有的沒有開展能源統計、計量情況檢查。未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同時個別部門綜合協調作用發揮不夠,沒有按程序對審批、備案、立項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沒有真正把節能工作落到實處。
(二)節能技術推廣力度不夠。部分鎮(街區)、部門對節能技術推廣和研發不夠重視,沒有相應的資金扶持,未按要求制定和實施年度節能技術示范和推廣計劃。
(三)工業結構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企業多,轉方式、調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壓力大。個別鎮(街區)、部門、企業對淘汰落后產能認識不足,配合支持力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