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語言文化
兒童語言教育的內容不是任意限制的,而是有一定的根據、符合一定的規律。總結多年來語言教學的經驗,筆者認為,幼兒語言文學教育對幼兒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1語言文學教育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首先,從語言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幼兒傾聽到比日常生活中更豐富,更規范的語言,從而獲得模仿的范例。
如故事《小兔乖乖》用擬人化的手法和通谷易懂的語言描述兔媽媽和小免巧戰大灰狼的經過。
是幼兒學習用口頭語言表現他們從小就大人的話的模仿范例。
其次,幼兒文學作品為幼兒學習形象化語言提供機會。
如“花園里的朵朵鮮花向小朋友們點頭問好”、“幼兒園,像我家,老師就像我媽媽”等等。像這些語句,語言清楚,具體形象,為幼兒表達他們對周圍事物及人的認識,給幼兒提供了模仿的樣本。
2語言文學與幼兒智力的發展
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不單指向幼兒語言的發展,在幼兒智力的發展方面,語言文學教育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2.1提出假設。
假如在故事《聰明的公雞》給幼兒提出假設,假設公雞見了大灰狼嚇得大喊大叫時,故事的結果將會是怎樣的,讓幼兒在這種假設的情況下進行嘗試著去編構故事,同時也發展著幼兒大膽假設的能力。
2.2進行比較。
幼兒語言文學作品里包含著各種進行比較的人或事,如好人與壞人的比較、農村人與城市人的比較、好事與壞事的比較以及故事中人物性格特點的比較,通過諸多方面的比較,對幼兒思維的發展起到了間接慣輸的作用,積極地影響著幼兒思維的發展。
3語言文學教育與幼兒的個性發展
在心理學上,個性統稱為個人素質的組成和個人對環境的特別適應性。幼兒通過閱讀作品故事來了解故事中人物好與壞、是與非,結合自己進行對照。在老師的引導教育下,開始進行自我認識,逐漸學會評價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點。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4語言文學教育與幼兒良好社會行為的發展
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集體活動。幼兒在獲得語言之后,就能用語言與周圍人交換信息,如表達個人的請求,訴說個人的經歷等,我們通過語言文學教幼兒掌握更多的語言交流技巧,提高社會交往技能。
我們講述一個故事或策劃一項活動時,給幼兒創設一個參與集體活動的機會與環境,讓幼兒在這種環境中大膽地進行語言交流,并相互協作去完成某種任務。同時讓幼兒感覺到自己也是這個集體中的理員,感受到合作與分享快樂的真正含義,逐步提高與同伴合作的技能,體味集體生活的快樂感和成功感。
5語言文學教育與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在語言文學教育中,幼兒不僅可以得到美好道德的熏陶,還可以從中感受到不同語言和不同藝術風格的美。同時,語言文學教育還提供給幼兒參與多種藝術實踐活動的機會。例如:進行故事《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教學活動時,在講完故事后,啟發幼兒自己討論豬八戒的所作所為,然后根據情節進行表演、繪畫、剪紙等藝術活動。
讓幼兒獲得使用藝術工具的機會,學習他人的表演經驗,從而提高了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藝術想象力是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核心,幼兒在聆聽童話故事時,需要調動一切藝術想象,在腦海中再現作品所展示的整個畫面。
在扮演角色進行表演或續編故事時,也需張開想象的翅膀,按照作品內容來表現和創編,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也促進了幼兒的創造熱情,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幼兒獲得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鍛煉和發展。綜上所述,兒童語言教育和其他活動存在著互相依存、互相滲透的關系,語言可組織指導活動的順利開展,活動可使語言符號與動作、形象緊密結合。
在活動中,幼兒即使不與同伴發生聯系,也可能自言自語、自我取樂,從而產生大量的語言信息。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處處做有心人,給幼兒提供語言創設機會,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