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語言文化
進入21世紀,北京聯合大學堅持“發展應用性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建設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宗旨,努力實踐“辦學為民,應用為本”的辦學理念,統籌學科專業布局與發展,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1]。面對北京市大眾化高等教育以及建設國際大都市英語人才市場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外語系提出了建設一個以英語語言文學為基礎、以商務技能為特色教育的應用性本科英語專業;堅持面向首都社會經濟建設,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基礎;培養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較高的人文素養,掌握國際商務、文化交流、英語教育、外事文秘等基本技能并能嫻熟地用英語服務于首都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高級應用性英語人才。
一、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
“應用型大學必須通過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和科學研究來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科要為專業建設提供支撐,專業發展要對學科提出明確的要求”[2]。學科以發展科學研究為目標,而專業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兩者側重點不同,因為兩者的構成要素、設立原則以及劃分方法不同[3]。北京聯合大學應該“以為地方區域和行業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原則,主動適應首都產業結構變化,建構應用性學科專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興專業和面向應用的專業。貫徹面向應用、依托學科的專業建設理念,以應用為向導、以學科為支撐,帶動專業發展”[4]。
英語語言文學是屬于“文學”學科門類中“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在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滲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會市場對英語人才規格的要求已經從“崗位穩定型”向“崗位適應型”[5]過渡。英語專業過分單調、傳統和強調模仿記憶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既然北京聯合大學已經明確了“辦學為民,應用為本”的目標,那么我們就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為首都北京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原則,與時俱進地調整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建構一個融傳統學科優勢與應用性專業特色為一體的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最大限度地培養適應首都社會經濟建設的高級應用性英語人才。
二、應用性英語學科建設
應用性英語學科建設首先應該考慮如何建設一支具有應用性英語學科特色的師資隊伍,解決好應用性英語學科的研究方向與方法問題。2005年末,英語語言文學學科被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確立為院級重點建設學科。三年多的學科建設有效推動了外語系教學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師對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職責的認識。然而,我們的學科建設帶有較大的專業屬性,尚未形成自己的應用性特色。因此,它仍然是在為英語專業建設提供基礎性支持,還談不上以學科建設拉動或者帶動專業建設。盡管如此,我們十分注重挖掘傳統學科建設中的創新意識,既與時俱進,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去培育自己的科研特色和優勢。“所謂特色就是人無我有,所謂優勢就是人有我強”[6]。
2008年,我們根據這一原則,對英語語言文學院級重點建設學科的研究方向做了微調,下設“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和“第二語言習得與專門用途英語”兩個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
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屬于英語語言文學的基礎性學科研究方向。我們強調英美文學作品的文化解讀和影響研究,為建設一個應用性英語專業提供基礎性學科支撐。
我們首先強調認真研讀英美文學經典作品,挖掘其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強化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在《“從放棄中得到拯救”———讀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徹底的奉獻>》一文中,黃宗英用史實證實了這首詩歌不愧為“一部用十幾行無韻詩寫成的美國歷史”。當弗羅斯特在這首詩中說美國人“擁有著當時不被[他們]擁有的東西”時,他一方面指當時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所有權被英國所剝奪,而另外一方面他指當時的美國人并沒有真正愛上這塊土地。這種“軟弱”只有當美國人真正意識到他們必須像熱戀中的情人那樣熱愛自己的國家時才能夠被克服。
為了“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他們學會了“放棄”、學會了“奉獻”,因此“立刻從放棄中得到拯救”[7]。這一研究體現了文學文本文化釋讀的應用性文學研究價值。
由于英語專業學生最核心的能力是文本的解讀能力,因此如何通過貌似簡單的文本語言外殼去解讀深邃的文化意義,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國英語專業開設英美文學與文化類課程的目的所在。外語系近年有不少畢業論文得益于學生在“高級英語”和“英美文學”等課程上的文本釋讀。比如,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2002級英語專業徐文靜同學的《<女勇士>:一首由女性復仇走向自我歌唱的贊歌》(2006)、2003級張睿靖的《〈瓦爾登湖〉中的樸素意義》(2007年)和2006級侯蕾的《心靈的旅行:弗吉尼亞•伍爾夫《到燈塔去》的象征意義解讀》(2010年)等校級優秀一等獎畢業論文,都是學生在認真研讀經典原著的基礎上,通過文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異或者西方文化精髓給現代人生命意義所帶來的啟示。
其次,我們加強翻譯實踐研究,打造學術著作翻譯優勢。近年來,外語系連續翻譯出版了幾部學術譯著:《筑就我們的國家———20世紀美國左派思想》(三聯出版社,2006)、《圣經文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和《羅蒂自選集———哲學、文學和政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這些學術譯著起點高、難度大,頗有影響,為打造外語系英語學術著作翻譯的優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外語系翻譯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深度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