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本文首先對“雙師型”教師的內涵進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提出了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雙師型;師資建設
國際職教領域關注最多的是職業教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到了20世紀80年代,成為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紛紛關注的熱點問題,德國等西方國家把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高及培養模式納入職教領域研究的范疇。在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經過改革開放以后才得了迅速發展,200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后,掀起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熱潮,各省、市及各地區和各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職業教育的辦學規模不斷得到擴大。但從總體上看,職業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薄弱環節,大量缺乏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這已成為嚴重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
為了解決職教師資的問題,我國于1995年在《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教職〔1995〕15號)中第一次提出“雙師型”教師的概念。《通知》指出:“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其中有1/3以上的‘雙師型’教師。”此后,從1997年至2000年原國家教委針對高等職業學校設置問題、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問題、面向二十一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文件中,對“雙師型”教師概念及要求有比較詳實的表述。2004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16號),規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50%為合格,而達到70%者為優秀,這對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結構比例有了明確的規定,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教育部原職成教司司長黃堯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教師資隊伍》中指出:“學校可按照教師職務任職資格,招聘社會上專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來校擔任專兼職教師,增加‘雙師型’比例。最新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 年)》明確提出“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的總要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因此積極探索“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是高職院校戰略機遇期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科學發展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雙師型”教師的界定
“雙師型”教師概念,是在以往職業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以及師資隊伍建設和評價上偏重理論水平的情況下,為了強調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促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正確定位、有機結合,適應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職教理念而提出來的。目前,國內關于“雙師型”教師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標準:
1、評估標準。2008年4月教育部下發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教高〔2008〕5號),在對2004年評估方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的基礎上,給出了“雙師型”教師最新的界定,即:“雙師素質教師是指具有教師資格,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內兼課人員:(1)具有本專業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含持有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
2、院校標準。在實行“雙師型”教師的聘任過程中,比如: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雙師型”教師的聘任標準。“雙師型”教師是指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教師。具體標準: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師,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熱愛職業教育,具有較高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身心健康,關愛學生;近三年內,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通過國家組織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能培訓考試,取得國家承認的技師(或相當于技師水平)以上專業技能資格;(2)通過國家組織的各類執業資格考試,取得中級以上執業資格證書;(3)在企事業單位或科研院所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或科研工作三年以上,具備工程師以上各類專業職務任職資格的兼職教師。
3、學者標準。有學者認為“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標準是“一全”、“二師”、“三能”、“四證”。“一全”是指“雙師型”教師應該具有全面職業素質。“二師”是指“雙師型”教師既能從事文化理論課教學,又能從事技能實訓指導。“三能”是指“雙師型”教師具有較全面能力素質,既具有進行專業理論知識講授的教學能力,又具有專業技能基本訓練的指導能力,同時還具有進行科學研究和課程開發建設的研發能力。“四證”是指畢業證、技術(技能)等級證、繼續教育證和教師資格證等。[1]
隨著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對“雙師型”教師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目前國內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的認定范圍和寬泛解釋即其認定方式已基本達到統一。“雙師型”教師,是指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獲得教育系統領域的教師資格證書,又有本專業或相應行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或有從事本專業實踐工作經歷,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的專業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