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自從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工業強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百萬人口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的發展目標以來,市財政局緊緊圍繞“四市”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大力實施財政干部培訓工程,不斷提高財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斷完善干部考核體系,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財政干部隊伍,為提高財政的生財能力、調控能力和保障能力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一、財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分析
一是經濟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各種矛盾錯綜復雜。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間時,經濟社會關系處理好了會進入“黃金發展期”,處理不好就會遭遇“矛盾凸現期”,“拉美陷阱”就是失敗的典型例子。因此,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在公共財政、效益財政成為目標和方向的情況下,財政工作面臨著不同于以往的復雜環境和改革壓力。
二是政府職能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期。自從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劇烈而深刻的變化,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機制逐步形成。由于政治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政府職能的轉變也相對緩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財政管理體制和財政運行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制、稅費改革后農村基層政權的運轉和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等關系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的問題,給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三是財政理論與實踐處于比較大的變動期。盡管經歷了一系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但財政工作仍沒有跳出原來計劃經濟的框框,政府財政”缺位”和”越位”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很多地方在進行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探索過程中,西方公共財政學建立在以私有經濟為主的“社會共同需要”之上的理論,發揮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是在我國借鑒西方公共財政體制時如何給大量的國有經濟定位,就成為財政理論界爭論最為激烈、懸而未決的問題,導致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公共財政體制框架問題在短期內還很難有定論。此外,零基預算、部門預算、社會保障預算、效益財政等的改革都處在探索之中。
四是我市財政工作面臨特殊而復雜的具體環境。一方面需要市財政提供資金支持的事項在增加:推動“四市”建設深入發展,加速經濟發展和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突破蔡家坡,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對社會保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的支持,新增財力還難以滿足這些要求。另一方面,隨著“振興東北”戰略和“中部隆起”戰略的實施,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支持的力度不可避免地在相對減少。市財政支出壓力不斷增大很難在短期內緩解。
二、財政干部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
一是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還不到位。財政部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主要體現在:實現財政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做大經濟規模、增強經濟實力、培植財源,增加財政收入,支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為建設和諧寶雞提供物質保證;要做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和最大化,以財養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財政收入穩步、持續增長;財政要支持治安、交通、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環保等公共事業的發展和縣域經濟的發展,為建設和諧寶雞營造良好的基礎環境。廣大財政干部還習慣于按既定的模式做好工作,對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新要求認識不夠充分,行動不夠積極。
二是為“四市”建設服務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四市”建設目標,是市委、市政府根據全國、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以及寶雞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優勢、自然條件等,審時度勢,做出的加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切合寶雞實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市財政緊緊圍繞“四市”建設目標,及時建立了工業強市專項基金、畜牧大市專項基金和旅游名市發展專項基金,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規范基金使用,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力支持了“四市”目標建設進程;市財政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建設決策,集中財力支持寶雞市2004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2005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隨著“四市”建設向縱深發展,隨著市委提出建設和諧寶雞工作的全面推進,如何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擺在財政工作部門和財政干部面前的新課題,對此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
三是在樹立正確財政觀方面還要進一步努力。
財政工作者應該認識到“財”以“政”為本,“政”以“財”為基,要將財政工作置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去考慮、去謀劃,財政工作一定要有大局意識、全局意識和戰略思維。要切實加強對新的財政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工作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市財政部門應當做好以下工作:要更加主動、富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積極主動地向市委市府提出意見和建議;財政部門作為一個綜合經濟管理部門,要堅決執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當好家,理好財;要注重和發揮好市、縣區兩級政府的理財積極性,共同做大財政蛋糕,要爭取各職能部門的理解、支持、配合,共同推進財政改革,規范各項財政行為;要注重調動和保護財政干部投身改革、努力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上下齊心協力,共謀改革發展。
四是財政干部隊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市財政干部總體上政治素質好、組織紀律觀念強、業務水平較高、勤奮工作、作風優良,是市委、市政府可以信賴的一支隊伍。面對財政工作的形勢和要求,廣大財政干部更要在把握全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廉潔從政、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業務嫻熟等能力方面進一步提高,縮小與建設“學習型、服務型、落實型、創新型”機關的差距,下大力抓好干部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