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財務管理
全市村級招待費減少800多萬元,辦公經費減少380多萬元,拒絕不合理開支入賬29筆,金額近5萬元。這組數字是江蘇省揚中市在全市推行農村財務改革之后帶來的變化,對于這個人口十幾萬的“小縣”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數目。
“透明、公開是我們的最大特點。”日前,揚中市財政局農財科科長惲然向記者介紹說,全市自1997年起全面實行村賬鎮代管,開展了村級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工作,在96個行政村全部鋪開,有的鎮村還延伸到了組級財務的理財和公開。
四“統一”疏通民心
揚中市的農村財務公開可以概括為“四個統一”。首先是統一了公開形式,以公開欄為主,也有其它形式作為補充。專欄一般都設在群眾集中居住地帶或主要交通道口,以便群眾閱覽,從而增強了財務公開的效果。目前,全市96個行政村都有專門的財務公開欄,有的鎮區采取給予村適當補助的辦法統一制作,有的集體收入薄弱村盡管村干部工資幾年未發,仍然籌集資金制做了永久性的公開欄,高標準高質量地做好了這一民心工程,架設好了干群溝通的橋梁。
二是統一了公開內容。根據上級有關財務公開內容的要求,揚中市在調查研究后,結合本地實際,將需要正常公開的內容匯集到一張表上,設計了財務公開表,并由市統一印發到村。如有重大開支事項或特殊情況需要公開的,各村也可以通過宣傳欄、廣播、村民代表會議、書面材料等方式及時進行公開。做到了群眾最關心什么就公開什么,對熱點難點問題也毫不回避。群眾能夠及時知道村里財務收支的來龍去脈,紛紛稱贊這樣的透明好,讓大家放心。
三是統一了公開程序。首先由理財小組對一定時期內的村級財務進行梳理,其次由記賬會計根據理財后的財務情況填好財務公開表,并由村主要負責人、理財小組負責人、村會計和記賬會計簽字,然后由鎮區財經中心審核蓋章后公開。
四是統一了公開時間。揚中市在全市范圍內實行村級財務按季公開,規定在每個季度次月的20日前公開。每到這個時間,各村村民都來看公開的財務數據。
揚中市財政局紀檢組長蔡志祥表示,做到了這四個統一,既確保了公開內容的經常性和完整性,又確保了公開程序的規范性和公開時間的及時性。
村理財小組作保駕建立民主理財組織是財務公開的基礎,在揚中市各個村,村理財小組一般由5至7人組成,都是懂業務的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其任期與村委會相同,而且理財小組成員名單要上報鎮財經中心和市局備案。目前,全市96個行政村都建立了民主理財組織,理財人員達到585人,每個村平均6人。用揚中市油坊鎮財政所所長王政的話說,他們為村級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理財組織建立了,能否正常開展工作是關鍵,因為開展民主理財是財務公開質量的保證,未經理財的公開是流于形式的,不是真正的公開。因此,揚中市把實行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活動作為基層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制度牢牢抓住,并力求規范、有序的運作。
村賬鎮管后,揚中在全市將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相結合,一般每季度組織活動一次,由鎮區記賬會計與理財小組負責人聯系,確定時間、地點后,再將賬簿表據等帶到指定地點進行梳理,對于其中發現的問題,由記賬會計認真記錄,搜集整理后反饋給村主要領導,由各村負責解答。
經過這樣的程序,理財人員要在每冊憑證封底的理財小組意見欄,以及民主理財登記簿上簽字備查,從而確保了公開內容的真實性。
“兩簿一卡”規范檔案在搞好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的同時,揚中市還注重抓好檔案管理。目前,各村都有專門的民主理財登記簿、民主理財記錄卡和財務公開登記簿,即“兩簿一卡”,主要用于民主理財活動情況的登記、賬務處理中有關情況的記錄和財務公開情況的記載等。對民主理財資料、財務公開資料、群眾查詢意見和有關問題的處理答復等所有資料,都能收集整理好,并裝訂成冊歸檔保管。
一些鎮區還根據村組財務檔案規范化的要求,請檔案部門現場指導,幫助整理裝訂,從而做到了檔案管理規范化。
此外,揚中市強化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督導力度,注重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目前,揚中所有村都設置了村務公開意見箱,各鎮區都設有對外公布的監督電話,從而形成了社會監督網絡體系。
成效顯著但并不避諱問題的存在。揚中市財政局農業科副科長狄明娣對記者說,從目前看,雖然全市統一了財務公開的內容,但有些村存在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情況,公開的內容過于簡單化,不夠全面詳細。此外,個別村的民主理財活動過于形式化,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蔡志祥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完善村級財務管理,揚中市正準備實行一攬子措施:一是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計劃分期分批對農村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二是管好“進口”,對村級收入實行預算控制,狠抓收入票據管理。三是管好“出口”,對村級支出嚴格審批和入賬手續,量入為出。
四是把住現金管理,充分發揮內審部門的作用。五是多方籌集資金加快農村財務電算化管理進程,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