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中國中西部是中華民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各少數民族在特定的歷史背景、政治環境、宗教信仰和地理環境中,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悠久的文化,這些文化中包含了美術文化。
一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特點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少數民族傳統美術所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生動性等特點使其成為了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1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特點———地域性
我國各民族居住區分布廣泛,不同的地理自然環境和民族社會環境形成了異與其它民族的地域文化。地域的差異造就了各民族自然景觀、生產、生活習性的不同;少數民族美術總是同本民族特定的歷史、宗教、生產生活等相依相存。正是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相對應的本民族傳統美術也就具備了顯著的地域性特點。如我國東南部山水多奇秀、而西北部山水就顯得渾厚;反映西南部少數民族美術作品描述自然資源時充滿了靈秀之氣,而體現西北部少數民族風貌的作品就多了厚重渾圓的色調。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疇內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正是因為有了民族美術地域性特點,才逐漸形成了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系統,如:絲綢之路美術文化、青藏佛教美術文化、巴蜀美術文化、云貴高原美術文化等,這些傳統民族美術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中不可復制的民族精髓。
2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特點———民族性
我國少數民族擁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形成于各民族的傳統美術汲取了民族文化核心,使得代表各民族藝術的美術作品及創作具備了典型的民族性特點。
少數民族傳統美術創作,是以民族生產、生活和本民族文化為基礎,取材于人們在本民族物質生產過程中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點。如我國西北游牧民族多以動物紋飾作為裝飾,具有個性的動物形象和紋飾出現在器皿、服裝的裝飾中;藏族具有獨特的信仰和文化傳統,體現宗教藝術的“唐卡”對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用色彩強調繪畫的藝術效果;云貴兩廣地區少數民族多運用紅、黑、白、黃、藍顏色,體現于服飾圖案、刺繡、織錦、蠟染裝飾中,其中圖案造型多瓜果、草木花卉、飛禽走獸,既有民族生活情趣,又有藝術風采。
3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特點———生動性
少數民族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使得少數民族色彩運用生動、活潑,具備顯著的民族特征。壯族的花山壁畫、白族的劍川石窟、北方游牧民族的陰山巖畫、朝鮮族的墓室壁畫等,這些壁畫、巖畫個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的生動性。
二少數民族傳統美術作品創作類型
少數民族傳統美術作品創作類型主要來源于本民族政治、宗教、歷史、文化等。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創作類型歸納主要體現在反映少數民族風俗、風情類、見證歷史文化史志類、各民族大團結及民族生產生活類等。
1反映少數民族風俗、風情類作品每個民族都有自已本民族的風俗和自然資源,如胡胡的《卓歇圖》,描述的是契丹族一隊人馬游獵歸來,就地休息的情景,人物形態栩栩如生,圖面構圖、人物安排體現了契丹民族的風俗、服裝配飾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龐熏丹的《貴陽苗族笙歌》描述了苗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生活畫面;周昌谷先生的《拉卜楞集市》則反映了甘南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石魯的《古長城內外》則反映了蒙古族同胞在新時期的生活狀態,等等。
2見證歷史文化史志類作品以民族史志為內容的少數民族美術作品記錄了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延續的民族風俗、生活習慣等,此類美術作品往往圖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代表作有嘉慶年間陳浩繪制的《百苗圖》,詳細介紹了當時貴州的苗族、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服裝配飾、生活用品、婚喪嫁娶特風俗以及向朝庭進貢的情形,該作品豐富了后人研究少數民族的史料,見證了民族歷史。
3反映民族團結及生產生活類作品
少數民族美術創作一直是中國美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反映少數民族團結、民族生產生活類的作品在民族美術創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如葉淺予的年畫《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旺親拉西的年畫《草原上的愛國增產節約運動》等,已經成為反映少數民族生活和民族團結的美術經典。
三新時期少數民族傳統美術發展瓶頸
隨著經濟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多元化文化的大發展沖擊著傳統的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少數民族美術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多重瓶頸。
1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發展遭遇多元文化沖擊
民族文化多元化核心提出來的是兼收并蓄,然而現實卻是,西方文化,大漢族文化在該階段中被放大化吸收,信息時代的產物造就了大量的外來文化因素混入多元中,民族傳統美術文化在此過程中被無情的排擠,淳樸的民族美術融入了太多的現代元素。
前面已經論述了美術作為人類的一種文化現象,總是同特定的社會、民族、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相適應。然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廣播、電視、網絡、各種藝術形式不斷地滲透進少數民族的生活中。混雜的外來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進少數民族的生活中,特別是青少年的生活。
2教育資源匱乏制約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發展我們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教育水平,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在中西部及西南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對教育的投入有限,無論是基礎設施、師資力量、教學水平都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
僅有的教育資源中,也往往存在著重語數輕美育;重分數輕過程的應試教育。美術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無論是普及程度、師資力量、學生家長的重視程度上都很難提升到一個高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培養,教育資源匱乏再次成為少數民族美術發展的一個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