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教育學課程實施現狀
師范類公共教育學課程的重視力度不夠。對于選擇師范類的學生而言,其所學課程主要的結構通常包括了兩類知識:教育上的理論知識以及學科的專業知識。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師范院校都較為注重專業課程知識,卻嚴重忽略了教育理論知識。長時間以來,在我國的各大師范院校內,教育學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被列入公共必修課中,與體育、哲學等一同成為了非專業課,使師范院校的學生們感受不到教育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價值和意義。這嚴重影響到了教育學這門課程本身的價值,使其成為一種擺設,使學生們感覺教育學就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即便學了,將來意義也不大;同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師范生降低了對教育學這門課程的主觀要求,從而嚴重影響到了師范生對教育學學習的積極性,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了對這門學科的消極態度。
二、公共教育學課程改革措施
自主教學是目前新興的教學模式,特別適合于職業類教學和本科階段學習。與傳統自學不同,自主教學通過設立完善的體系,以不斷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與核心,在實踐中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對自主教學這一教學形式還沒有充分認可,雖然素質教育推行已有較長時間,但在教學中,教師仍然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往往只能被動接受,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設計、教學安排、教學實施等環節中來。師范專業學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學習能力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其以后投入到教師崗位,自主教學的不足,容易導致形成“學生是教學的旁觀者”的惡性循環。因此,教學觀念的改進,是完成師范專業公共教育學課程改革的根本措施。這也是課程改革的核心過程。通過教學觀念的改變,將以往的高職院校老師的灌輸式教學變為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學,在教學的根本效果上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達成課程學習的目標。教學觀念的改進,是開展教學的靈魂與基礎。在這一方面,高職院校師范專業應該將公共教育學自身的要求和教學大綱,與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及生源構成特點高度整合起來,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形式進行系統化定位,既要結合生源特征,在理論教學層面多下大力氣,優化以及簡化理論課程環節,但同時又不能夠改變公共教育學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與指標,應努力使教學理念和院校及學生的特征和需求結合起來。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看法,他們的理論教育層次,他們希望如何上課,希望通過公共教育學課程學到什么等。這可以更好地拉近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避免學生對課程產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各個院校必須立足于自身高職院校的特征,重視教學的實踐性和職業化導向。
在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為了體現自身的實力和科研水平,照搬照套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高薪聘請專家學者、客座教授,以期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但這些理念,違背了高職院校自身的定位,淡化了實踐和職業化特征,使得許多高職院校的師范專業陷入不倫不類的尷尬境地。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公共教育學課程改革必須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避免紙上談兵,避免陷入理論研究的泥潭,以使公共教育學能真正學以致用。用盲目高端專業的追星方式來教授公共教育學課程,當然并不能夠達成教學的目的,相反還會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變得非常被動,失去僅有的一點學習興趣。為此,高職院校的老師可以嘗試采用更多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面對較多的基本教學理論時,可以采用角色代入的方法,安排一項課程,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按照自己對教育和課堂的理解來設計課程,并在課堂上為大家講解。這一方式的突出優點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會為此進行比較充分的準備,這對于學生的課程設計、自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等能力,有很好的訓練,而這些能力對于師范專業的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其次,通過這樣的方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便于訓練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從事師范類工作,具有很好的鍛煉作用;再次,通過學生的示范講解,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理解上的誤區,可以以此調整自己的教學。
高職院校師范專業應該大力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范圍,將公共教育學從單一的課堂說教式教學中拓展出來,建立并完善社會實踐教學體系。例如,可以與學校周圍的社區、街道辦溝通聯系,定期組織學生走出學校,到周圍的社區開展普法、環境保護、敬老愛老等各種主題宣傳活動。宣傳可以由講座、講解等多種形式構成,由學生自己設計和組織,教師配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穿插公共教育學知識點的講解,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如何讓第三人愿意聆聽自己的講解,并由此獲得相關的知識。而在具體的主題宣傳活動中,學生則可以將自己所學與所想,盡情地發揮與展示出來,這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對公共教育學這門課程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公共教育學相關知識,還可以得到良好的實踐訓練,而這些對于師范專業學生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公共教育學作為師范專業的核心課程,值得引起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只要牢牢把握住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不盲目跟風與追捧,同時大膽借鑒與創新,相信高職院校師范專業公共教育學課程一定可以邁上更高的發展平臺。
作者:唐建忠 單位:廣州羅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