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利于豐富農民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質量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課題。“每一個‘精神健全’的人,都必然對自己的存在和生活進行意義的設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特別是構建和諧社會條件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不僅要關注農民的物質生活,更要關注以信仰為核心的精神世界,這關乎農民的身心和諧與幸福體驗。一個有科學信仰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穩定的價值觀,豐富內心世界的人才會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才能有自主與自信,并不斷激發積極向上的內生動力。科學信仰“可以再造農民的福利”,在農民衣食無憂,生活條件基本滿足的背景下,通過加強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立農民本位價值觀,讓農民獲得生活的意義,高于生活的幸福是十分重要的。”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真正意義在于通過精神文化建設提升農民生活的內在質量,充實農村的精神文化內涵,使農民的生活具有尊嚴和意義,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利于新農村建設根本目標的實現
任何制度的施行都必須有相應的價值系統與之相適應并且作為制度的強力支撐,即價值觀念系統必須要對制度的合法性作出充分的解釋和說明。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其有效實施不但要制定完備的制度和政策體系,而且必須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內在和諧的對策體系的價值和理論說明系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這樣的觀念說明系統,從它的規律性、合法性、目的性角度對新農村政策進行了充分有效的說明。在內容體系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作為靈魂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主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精髓的時代精神和作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與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標和“堅持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完全契合,也說明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離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另外,由于中國國情的巨大差異,國家層面的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政策只能是宏觀的,而具體到各地落實的各項政策會千差萬別,如何使上級統攬全局的大政方針與當地的具體政策形成合力,也需要共同的核心價值來統領,以保證各級政府政策措施的正確貫徹落實。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新農村建設凝聚智慧力量
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工程,它需要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群體的廣泛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凝聚和統一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群體思想的有力武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同時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識,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共同愿望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礎,是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社會主義榮辱觀明確了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可以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發活力,形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的良好社會風尚與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就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凝聚了社會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此外“核心價值體系本身有一種特殊的激勵性因素、信仰性因素和政治引導性因素,正是通過這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賦予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以合理性的價值基礎。”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思想基礎、農民的價值觀念、科學素質、精神風貌是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把中央政策內化為農民的價值觀念,使廣大農民群眾深刻認識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目標要求;可以整合農村社會多元價值,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激發熱情凝聚力量,調動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使農民群眾堅持崇高理想,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牢固信念,發揚改革開放、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各項事業。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新農村建設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礎
打造凸顯文化內涵和彰顯地方特色的和諧文化,是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和諧文化的靈魂,馬克思主義以其科學性、實踐性,為建設和諧文化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和諧文化的核心。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鼓舞人,就是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建設和諧文化的強大精神動力。榮辱觀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并認真抓實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新形勢下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礎。
作者:黃鶯 王坤陽 單位:河北工業大學廊坊分校 廊坊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