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在剖析詞句中滲透德育
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剖析重點詞句,將暗含著德育教育意義的詞句拿出來細細解析,讓學生充分的讀和品悟,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其實很大程度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包含在這一句句的話中,通過這些話語的分析和品悟,學生可以更加理解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這樣就會達到“春風化雨”的德育滲透效果。舉例來說,在《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作者細致描寫了“我”的內心活動,比如“不敢朝他那兒看”和“忍不住不看”,這是一個矛盾的心理,為什么作者會有這樣的矛盾心理呢?我將這幾個詞匯指出來要求學生品讀,并問學生,“為什么不敢看?”“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學生紛紛發(fā)言“因為他十分擔心邱少云的處境”,然后我抓住描寫邱少云外表的重點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要求學生思考為什么邱少云在烈火焚燒中卻巋然不動?學生說,“因為邱少云怕被敵人發(fā)現(xiàn)”,之后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他的內心活動,在學生心中樹立起邱少云光輝的形象,使學生不僅了解了戰(zhàn)友之間那種心連著心的情誼,更受到邱少云不畏犧牲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無論在哪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作文都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文是反應內心世界的一個直接載體,它要求學生表達真實的情感,表述真正的自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作文能力,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德育效果。例如,低年級看圖寫話作文,根據(jù)圖意“一位少先隊員扶一位老奶奶過馬路”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教師可指導學生看圖明意,教育他們關心幫助老人是一種美德。又如教學第四冊復習六“小熊真可愛”這一看圖編故事作文時,我在學生編出了小熊拉著爸爸的胳膊不讓他去砍樹的基礎上,給學生講述了我國的環(huán)保現(xiàn)狀,教育他們要保護樹木資源,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在練習寫簡單記述文時我還注意在選材中滲透德育。如“寫班上發(fā)生的一件事,”指導學生可以寫“勸架”“成立圖書角”“評選班干部”……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努力為集體作貢獻,積極鍛煉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等。在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書信等作文教學中也應滲透德育。
三、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滲透德育
德育教育并非只是掛在口頭上的,并非只是課堂上的不痛不癢的教導,還需要在實踐中得以強化,在各種課外活動中進行滲透。比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愛國詩歌朗誦大賽,讓學生比賽朗誦愛國主義的詩歌,在朗誦中加深愛國主義教育;或者可以開展主題班會,就目前班級或者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正面或者負面的德育素材進行深刻剖析,讓學生對一些現(xiàn)象說出自己的看法,再說說如果是自己會怎么樣去做;也可以開展幫扶工作,幫扶后進生,互幫互助,發(fā)揚樂于助人的傳統(tǒng)精神;還可以帶學生去敬老院為爺爺奶奶表演節(jié)目,這樣可以強化學生關愛老人的意識……這些課外活動在實踐中切實提升了德育的成效,強化了德育的實踐性。
四、總結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擔負著語文知識教學的任務,還擔任著學生道德和靈魂的導師,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春風化雨,將德育不知不覺的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同時接受德育熏陶,強化自身德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
作者:劉勝林 單位:貴州省思南縣塘頭鎮(zhèn)龍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