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教育工作者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內涵的認識存在膚淺性
在平時的教師教學經驗交流中,你會發現這樣的教學傾向,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尤其是一些年長的教師會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語文聽說教學。這種解釋是相當膚淺的,因為聽說教學的概念是從學生學習語言的心理學角度提出來的,注重的是對學生“聽”和“寫”的鍛煉,是為了培養學生聽說能力而進行的教學;而我們所說的口語交際教學的概念是從學生運用語言的語言交際角度提出的,與聽說教學的概念完全不同,無法作為一種形式進行教學。
聽說能力教學是心理語言教學的一種,注重對語言的心理表達方式,是根據語言內部結構的發展變化通過編碼、解碼一系列心理活動而完成的;而口語交際能力教學是語言行為表達的一種,注重對語言外部的結構特征的分析,通過人際交流、對話而到達訓練的目的,是一種運用語言的運動狀態。所以,如果認為聽說能力直接與語言表達能力是等同的,這是不正確的,教師的這種教學認識也是非常片面、膚淺、不科學的。
二、教育工作者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具體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口語教學卻不是這樣的,大多教育教學工作者對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不能準確把握好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語文教學大綱做出了明確規定,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滲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口語交際能力上的。作為語言教育工作者,教師有責任、義務指導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話,在不同的情境模式下,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通過反復訓練、指導之后,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以及語言風格,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與表達能力。
三、教育工作者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序列的構建存在著盲目性
有關人士對我國大多數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課堂的調查顯示,很多教育工作者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構建存在著盲目性,課堂構建序列毫無邏輯性,根本找不到什么科學依據。導致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課堂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口語教學一直不受到人們的重視,缺乏系統的、科學的知識指導。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而口語交際能力的掌握必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在日積月累中學會的能力,所以,任課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從而構建高效的口語教學課堂。
四、教育工作者在小學語言口語交際課堂中對口語交際的評價缺乏全面性
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堂的評價上存在著很多問題。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對學生做評價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全面、公正、科學。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注重評價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評價學生的形式,同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過程評價,對于教學過程評價少之又少。教師學生的評價方式往往僅限制于口頭模式,很少利用多種評價媒介,使評價顯得枯燥乏味。
五、總結
口語交際是人類交往、對話的特有交流、表達方式。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這就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認清現實,適應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口語交際教學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實現口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作者:劉景剛 單位:河北省清河縣趙店中心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