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數學論文
一、創新評價策略
1.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認真聽講、不破壞課堂紀律,沒有被老師點名就算達標。課堂上表現特別突出、積極發言的,則獎給“蘋果”。下課后,就可以立即貼到自己的“數學樹”上。
2.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重要手段。所有作業按時完成,每次作業都得A,并及時訂正就算達標。沒有達標的同學可以通過重做、修改、訂正后再得A。累計三次得A+,就得一個小蘋果。
3.測試是對學生復習效果的檢驗。針對知識點的小測試達到80分以上的算達標。沒有達到的同學重新測試直到達標為止。測試100分的同學得兩個蘋果,90分以上得一個蘋果。
二、自我檢查反饋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肯定和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數學樹”上每一次涂上色彩鮮艷的樹葉,就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獲得肯定的次數越多,其行為活動的再發性就越高。這種評價方式能喚起學生復習的熱情與活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復習中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批達標的學生,他們個個迫不及待地給自己的第一片葉子涂上顏色,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而那些暫時沒有達標的同學,他們黑白的樹葉在五顏六色的樹林中間格外顯眼,就被同學的無數雙眼睛盯著,逼著他趕緊完成任務,早日達標。這種評價方式使學生的復習熱情空前高漲,特別是學困生,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的進步。而那些平時就比較優秀、非常認真的同學,他們對自己的“數學樹”投入了無限的熱情,都盼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樹”上結出更多的果實,在他們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求最多,只求更多。”激勵著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進發。
三、評價策略反思
1.面向全體、分層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了不同的學習目標。整個復習期間,人人經過努力都可以讓自己的“數學樹”郁郁蔥蔥,對于學優生,經過努力復習還可以使自己的“數學樹”上碩果累累。
2.查漏補缺、定向突破。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缺漏情況。沒有達標的同學“,數學樹”上的黑白部分就是他們的不足之處。通過各方面的評估,可以針對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進行定向突破,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3.層次分明、結構完善。“數學樹”將各單元與單元、單元與整體之間的聯系與作用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同時,通過層層復習、節節把關,便于學生溝通知識的縱橫聯系,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完善認識結構,形成綜合駕馭整體知識的能力。
4.樹立自信、養成習慣。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栽培”,種出一棵理想的“數學樹”,獲得一種自我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尊重與肯定。另一方面,“數學樹”的評價方法能從整體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做事態度,使學生養成自己梳理知識、整理復習的良好習慣。
四、總結
由于“數學樹”的評價方式應用范圍比較廣,不僅各個學期的期末復習都可以用,還可以用于每單元的復習,甚至于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總復習,適合每位教師結合自身教學情況不斷嘗試,完善這種評價策略。
作者:王慧 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南城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