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設和諧民主、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走進我們的校園、走廊、教室,到處都有這樣激勵人心的標語:你追我趕,有膽有識;付出就有收獲,嘗試就能成功;把握參與今天,成就美好明天。我們的課堂分組后被學生自己命名為:常勝組合、冠軍組合、互助組合、爭先組合,創優組合,小虎隊組合,巨龍組合,No.1組合。人人積極思考,個個樂于參與的競爭舞臺,時時處處有探究的快樂,內心的頓悟,靈感的萌發,成功的喜悅,情感的迸發。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時時觀察學生的表情狀態,準確把握學生的思維狀態,設法激活思維的最佳切入點,隨時走下課堂,走進學生的中間,俯下身子,傾聽他們的發言,關注他們的喜好,適度地點撥,由衷地贊賞,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能夠動腦,動口,動手,動心,動情,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美,都能讓孩子們從靈魂深處讀懂教師的愛,都能夠充分地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孩子們足夠的心理支持。
二、設計新穎的,高效的,適合自己的課堂環節和活動
1.課堂活動。多年來,“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一直是我們基礎教育課堂所追求的高效目標和永恒主題,也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去實踐,思辨,提升。例如:在學習“Whatdoesyourfatherdo?”單元時,由于我和孩子們的出身環境一樣,父母都是標準的農民,我用簡單易懂的英語進行Freetalk,告訴他們我的故事,回憶我父母的職業,我的出身,成長環境,我現在的職業,回顧了相關的舊句型,亮出了自制的、學過的以及新的職業詞及家庭成員詞卡,如father\farmer,mother\teacher,un-cle\doctor,aunt\nurse等十幾個職業詞,自編成chant帶著大家吟唱,很快大家就復習了家庭成員詞,掌握了十幾個職業詞,自然、順利地進入操練環節。
2.課后跟蹤督導。為了強化學生的聽說認讀寫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為了家校共擔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我一直嘗試著鼓勵督促孩子們每天夜晚堅持朗讀學過的英語單詞、兒歌、對話、短文,每天聽寫至少五個單詞的好習慣,并由家長負責督促。我先在家長會上語重心長地征得了家長的同意與支持,和孩子一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我也說到做到,堅持每天早讀課檢查家長的意見和簽名,詢問學習效果及相關情況,我還選了幾個負責的小組長隨時幫助我,發現問題及時和家長溝通,由于我的堅持,絕大多數的孩子和家長也能夠堅持合作。
三、優化激勵人心的評價方式,激活每個孩子的心智
新課改的評價模式打破了原始的框架,有了質的飛躍,不只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注重了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究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應變能力、思想品質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評價的方式要科學、全面、客觀,態度要中肯,要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持久性,使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能迸發出美妙的智慧火花來,都能沐浴這陽光雨露,健康地成長,穩步地發展!總而言之,新課改似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進了我們的課堂,使沉悶的課堂充滿了活力,充滿了陽光,充滿了感動。我們教師要敢于探索,敢于實踐,在實踐中摸索“過路石”,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增強服務意識,努力去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讓學生在新課改的陽光下,學有所得,學有所愛,學有所思,學有所成,自主發展,快樂成長!新課改的路還很長很長,作為教師要把我們的熱情、慧眼、巧手當作叩開全體學生心靈的試金石,在新課改的漫漫長途中投石問路吧!“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作者:王玉萍 單位:新疆精河縣托托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