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地理概念的考查
解題對策。①多練多記。對識記的地理名稱、地理數據,應少講多練、強化記憶,達到掌握鞏固的目的。②準確把握地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有聯系的地理概念,運用已學知識進行比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③形象直觀法。對相似或相對的地理概念,運用板圖、幻燈、投影等教學手段,將抽象地理事物直觀、形象、具體化,揭示它們之間的本質特征。
二、特征描述的考查
1.題型特點。特征描述按對象主要分為對地理事物特點、地理事物分布和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描述。試題反映了地理事物某要素的變化過程及趨勢,預示了該地理要素的發展方向。
2.解題對策。特征描述能力是高考地理中強調的能力之一。解答此類試題時一方面要準確把握不同地理事物特征的關鍵點,如河流的水文特征要從流量、汛期、含沙量、結冰期等角度描述,而河流的水系特征要從水系的形狀、支流的多少、流域面積、河流的長度、落差或峽谷分布等角度分析;另一方面要注意聯系所給題圖,特別是分布特征的描述即使是同一要素,其分布特點也不一定相同。
三、對地理圖表分析的考查
1.題型特點。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地理知識蘊含在地理圖像之中,所以在復習時要引導學生看圖,特別是看圖的順序與方法,學會從圖像之中發現關鍵信息。
2.解題對策。①地理表格解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仔細閱讀表格,通過表名往往可以發現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線索,對表格數據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并注意對表格中的地理事物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分析;第三,結合分析結果,充分認識表格中地理事物所反映的地理規律,為解答問題提供有利條件。②圖像的判斷。先讀圖名:圖名是一幅地圖的“眼睛”,它常常概要的表明地圖所示的區域和主要內容,有利于我們把握考題的知識范圍。細辨圖例:圖例是地理信息的載體。閱讀圖例后方可獲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圖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針對性。③把握不同類型圖像的閱讀要領。如判讀線性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看橫坐標和縱坐標所反映的內容;第二,思考縱坐標與橫坐標所反映的內容之間的關系;第三,對曲線的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第四,對曲線不同變化階段進行分析、評價。④圖文轉換。這是讀圖分析的關鍵,也是考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反映,是考生根據表中地理信息,結合題目的要求進行論證和陳述的答題過程。
四、空間定位的考查
1.題型特點。地理學科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區域性。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以及地理原理都與一定的地域相聯系,地理區域空間定位成為地理文綜考試必考的試題之一。而考生往往不能明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對重要區域地理特征不熟悉,常出現答題失誤。
2.解題對策。常用的空間定位方法:①利用經緯網定位。地理事物都要精確的經緯度位置,要仔細觀察地圖,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緯度位置,通過經緯度數據進行正確判斷。②依據海陸位置定位。③通過地理事物的輪廓形狀定位。④根據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定位。⑤依據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來定位。如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變化的分布規律等。⑥利用地理原理來定位。如根據某個地區的地中海氣候,就可以推測該地位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⑦利用特殊景觀定位。如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⑧綜合定位法。
五、地理信息提取的考查
1.題型特點。無論選擇題還是綜合題,解題信息都儲存在文字、圖表之中,如果考生提取信息不全,就會很容易導致缺乏解題思路,無法把握答題方向,最終導致錯誤的結論或不完整的解答。
2.解題對策。獲取和解讀信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從文字背景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一道好的試題特別是高考試題的取材都是經過嚴密的考慮,一般文字材料的內容對于解題都有很大幫助。②從試題的設問中獲取和解讀信息。③從圖表中獲取和解讀信息。④綜合題可以分值設置獲取和解讀信息。一般而言,一道試題中的一個答題要點所附分值是一定的,所以可以根據分值的多少,來分析答案中應該有幾個要點。⑤從其他相關試題的答案中獲取和解讀信息。高考選擇題通常以題組形式出現,綜合題的設問一般也是環環相扣,因此要注意充分利用相關試題的答案及提示。
作者:陳洪莉 單位:四川省宜賓市高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