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中職數學教學情趣教學的方法探究
(一)數學教學中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
在生活中的運用在中職數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數學問題,或者從學生的實際經驗中發現數學問題,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出發來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熟悉的生活環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獨立思考、去發現探索的能力。對于中職學生,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職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形式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探索發現新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逐步分解,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就漸漸培養起。其實,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只要教師能意識到這一點,教給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之美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生才會愛上數學,更好的學習數學。
(二)使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中職的數學教材呈現給人們的是一種條理性強、抽象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式。如果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也使用這種抽象化、理論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會覺得數學非常難懂、難學。開展必要的趣味數學課,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數學問題與生活聯系起來,運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來講解書本上抽象的數學題目。比如,在計算立方體的體積和面積這樣的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用教室來當模型。在計算利息上,我們可以說家里有一些錢,現在不用,想到銀行儲存起來,引導學生討論儲蓄的優點和如何計算利息上。這樣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
(三)融數學于文學之中,創設人文化課堂教學
在許多人眼里,數學是冷漠而機械的,毫無任何感情可言。但是,數學并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數學就存在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雖然在平常生活中,中小學知識會運用的比較多,而高中之后的知識卻更加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數學的思維能力對人思考問題方面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實用的學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充滿人類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文化境界。在中職數學的教學課堂里,教師要抓住數學人文性的特點,結合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給學生講述數學的歷史,數學的發展,數學的求真的性質,充分挖掘數學之美。在中職數學教育中,要求數學教師掌握多方面知識,比如教育學、文學、歷史學、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提高教師自身整體素養,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神秘感和解決數學問題后產生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鼓勵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帶到課堂上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
二、結語
數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也是一種美妙的思維過程。數學的課堂上,也可以充滿活力和人文氣息。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存在,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魅力,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變抽象的條理化的理論知識為生活中熟悉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發現數學是有活力和魅力的。總之,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只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切實的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和魅力,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數學,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作者:陳月慧 單位: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