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主要表現為三方面:表現之一,教師的情感狀態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作為數學教師只有熱愛數學,喜歡學生,善于溝通,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能將數學教育視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為學生開辟學習途徑,為自己的教學增添一份色彩,學生才會在教師的感染下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表現之二,教師的良好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結果,“親其師,信其道”我國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明確了情感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數學教師本身專業優秀,有強烈的學術精神,對教材的每一章節都了如指掌,能夠飽含熱情地進行教學,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知識底蘊才會影響學生的品質形成,從而讓數學教育充滿生命與活力;表現之三,良好的感情溝通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深刻讀懂學生,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境,創新方法,鼓勵、激發、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以平和的心態糾正學生的錯誤,鼓勵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讓學生在強大情感的支持下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情感在數學教育中的有效滲透能夠奠定創新教育的基礎。提到數學教育,很多人第一感覺是枯燥乏味,和情感教育不存在交集,而事實上正因為傳統數學教育中教師沒有挖掘出數學學科豐富多彩的一面,才形成了這種片面的認識。數學學科本身是一種具有濃厚的探索、創新思維的學科,更不乏生動有趣的內容,在數學教育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數學的廣闊空間,以教材作為載體,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巧妙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中來,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而這樣的教育理想必須借助情感滲透實施,如果一名教師整堂課板著臉,將課堂組織得毫無生趣,沒有情感滲透,學生又怎樣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豐富多彩和妙趣橫生呢?因此,數學教育中教師可以講一段故事導入,也可以做一個實驗開始,一個默許的微笑,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溫暖的話語,都能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走進數學課堂,載著滿滿的收獲走進生活,學生在教師的情感鼓勵下探索學習、合作交流、發現解決,并有所創新,讓數學知識不再以一門學科出現,而是以一種生活必備的常識伴隨孩子成長始終。從這個角度看,情感的滲透在數學教育中不僅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是實現學生創造性發展的重要源泉。 情感在數學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數學教育中的情感源泉不僅來自于教師對數學教育事業的摯愛,教師個人良好的職業修養,更來自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美,所以深入挖掘數學學科的內在美,讓學生沉浸在智慧的樂園中,才能將學生的數學學習推上更高的臺階。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學科,而這種思維本身就具有神奇的魅力,五角星的和諧美,黃金分割的比例美,邏輯推理的嚴謹美等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博大精深,精彩紛呈,而教師善于挖掘這些數學中的情感體驗,并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以欣賞的眼光、渴求的心理探索,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開辟了寬闊的坦途。總而言之,情感在數學教育中的意義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深入挖掘數學學科的魅力,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搭建師生自主交流的橋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在情感的引導下讓師生、生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實現數學教育的最終歸宿。
作者:薛紅梅 單位:扶余市士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