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認識圖形的基本特征
圖形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圖形邊和角的數量,如: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等。對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是對圖形認識的進一步抽象概括,包括感知和圖形命名,以及理解圖形特征的一些簡單規律。教學時,應告訴幼兒圖形的邊是指什么,什么是圖形的角,讓幼兒數一數有幾條邊,有幾個角,它們是不是一樣長或者一樣大,然后再讓幼兒觀察不同大小與同一種顏色的圖形,討論它們的邊和角的數量,鞏固對圖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二、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
認識圖形之間簡單關系是對已知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它能幫助幼兒理解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培養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促進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對圖形之間關系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進行的,內容上:應從簡單到復雜,從等分到不等分;先二等分,再四等分;步驟上:先分后合,先由教師講解演說分合圖形,再讓幼兒操作練習。通過分合操作,讓幼兒理解一種圖形和其他圖形之間的關系,并讓幼兒知道整體可以分成部分,部分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整體,整體大于部分。如:教師先告訴幼兒,一種圖形可以把它分開變成另外兩個一樣大的圖形,然后用一張正方形紙,上下邊對折成兩個長方形并剪開,讓幼兒清楚地看到一個正方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長方形,再讓幼兒觀察一下兩個長方形拼合起來,是否還是原來的正方形,然后可分發給每個幼兒一張正方形的紙,請他們用折疊的方法分成兩個部分,鼓勵他們探索不同于教師示范的新方法來分割圖形,最后討論操作結果,明確兩種不同的分割方法,都可以使正方形變成兩個一樣大的不同的圖形。此后,讓幼兒自己探索長方形、圓形的2等分、4等分,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和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三、復習鞏固平面圖形
在幼兒初步認識了各種圖形及其特點后,可通過安排恰當的復習內容和方法,幫助他們鞏固對圖形的認知和運用。
(一)圖形分類:按不同圖形分別歸類,既是感知集合的重要教育內容,也能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圖形分類的內容,應視幼兒的不同年齡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有所區別,并逐步提高要求。如:先對相同顏色的不同圖形分類,再對相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圖形分類。
(二)尋找圖形和與圖形相似的物體:根據教師說出的名稱或特征,找出相應的圖形,引導幼兒在周圍環境中,運用已經掌握的幾何圖形的知識,尋找與幾何圖形相似的物體,這樣使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從抽象概括的圖形又回到具體的物體,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在室內尋找后,教師把幼兒引向更大的空間,如整個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地方。
(三)在游戲中鞏固對圖形的認識:運用玩具進行圖形游戲,有的玩具是以幾何圖形為內容設計的,兒童在使用玩具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地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另外,涂色游戲、拼圖游戲、折疊游戲都能鞏固幼兒對圖形之間關系的理解,教師和父母都可以積極探索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和鞏固對圖形的認知與運用。
作者:楊曉紅 單位: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