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建筑工程論文
1建立投資風險管理流程
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投資風險管理是動態循環的過程。投資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識別、分析、評估、應對和監控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保證投資風險管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投資風險管理流程的主要任務:及時跟蹤已識別風險的發展變化情況并根據風險的變化情況調整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并關注新增風險的應對。
2加強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要做好分包單位的管理和協調,安排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做好項目管理各個主體之間的協調配合。構建建筑工程項目分包管理體系,對分包單位進行的管理協調,分包單位引進、施工進度控制、人員培訓、生活管理等實施一體化管理;按照市場準入原則,引進經驗豐富、資質達標、實力雄厚、誠信守約的分包單位;做好分包單位施工過程監控,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履行合同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機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管理體系。建立決策約束機制,采取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規范決策者和項目部的行為,降低風險。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簡化管理結構,嚴格監督,杜絕不規范操作引起施工事故。
3加強工程物資管理
建筑工程物資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構配件等施工材料管理。明確工程廢舊物資范圍和標準,避免將能用的物資當廢品處理;可回收可利用的舊物資及時收回二次利用;定期清查倉庫物資,防止出現超儲變質、擠壓損壞導致投資浪費。節約工程物資材料消耗,鼓勵節約,定額領用,減少工程物資材料庫的儲備和資金的占用,有效降低物資材料的采購保管等費用。在建筑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事先準備好一筆資金,用于補償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等因素對項目投資的影響。
4加強施工成本管理
加強工程建設成本計劃與預測、成本管理與審計核算。嚴格控制工期延誤、工程變更、采購等導致費用增加的情況,做好人工費、材料費、機械施工費支出預算,降低建筑工程造價成本。采取科學的項目組織形式,合理設計施工順序,避免無效勞動和重復勞動,淘汰落后的施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項目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對施工階段風險的定量分析,要做到風險要素定量化,從而使風險管理更具針對性和可度量性。提前制定好用于應付項目的技術風險的后備方案,當預想項目實施過程出現投資風險時,及時采取補救行動。
5結論
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項目五類風險因素進行細化,對投資風險末端要素進行識別和分析,通過實施風險管理流程,對主要的末端原因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措施進行控制。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過程中,投資風險一直存在,降低投資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需要投資者組織協調好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承包商和設備供應商,大家協作配合,同時加強施工材料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嚴格落實風險控制措施,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作者:王宇 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