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英語論文
一、組建合作小組
1.小組規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根據具體的教材、教學環節來設計不同的小組規模。組的規模越小,組內成員交流的機會就越多,需要的管理方法就越簡單。人數較多的小組中成員的性格、背景等更加豐富,更有利于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項大任務。
2.角色分配
為了保證生生互動的有效性,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在合作小組組建完畢后盡量保證每位組員都在小組內擔任某種角色,盡量防止小組中的出現“閑蕩”的情形。小組合作中常包括四種角色:領導者負責確保小組成員每人都能按時完成指定作業任務;激勵者負責激勵所有組員積極參與活動,確保沒人操控討論和沒人被忽略;記錄者負責記錄小組討論成果和分發組員的練習材料;檢查者負責檢查小組成員學習的掌握程度。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不同的角色,教師可經常輪換學生的小組角色,從而保證生生互動的有效開展。
3.座位安排
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小組活動和不同的課程內容靈活地編排學生位置,常用的排列方式有馬蹄型、U字型、會晤型、內外圈型。如在進行結對活動時,教師可安排同桌兩人為一個合作小組;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前后兩排學生可作為一個合作小組;而進行團隊合作、調查、采訪之類需要多人合作的活動時,教師可安排五或六個學生自行圍圈而坐;在進行辯論或班級競賽的班級互動時,各組內成員可在教室兩側并排而坐,或全班各組圍圈而坐。
二、設計互動任務
為了達到生生互動最佳的效果,筆者在課前一定認真分析和鉆研教材并對對教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筆者先通過對教材全面的系統的研讀形成對文本的整體認識,再將教材的內容創設成一個個具體的合作任務。這些合作任務的確立一方面要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另一方面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從而引發他們的認知沖突,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真正參與到生生互動中去。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將內容的學習與小組互動的學習形式相結合。通過學生的小組互動,讓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升華到深層理解,形成了對教材內容的整體認識。
三、注重討論分析
1、問題設計
教師設計的合作學習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筆者主要針對高中英語閱讀課中討論問題的設計進行探討。一般來說,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三塊,即導入部分,閱讀過程中和文章學完后。導入部分的討論主要是為接下來的文本閱讀進行語言知識和相關話題知識的鋪墊;學習過程中的討論主要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文本的深化和升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主題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學習文本后的討論是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討論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教師要有效地開展課堂討論必須充分意識到課堂討論的價值,對討論進行精心的策劃與設計,要一步一步地引領學生進行爭論、辯駁,從而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主體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2、外部支持
生生互動要達到理想效果,除了教師的精心設計,還需要一些外部支持。
(1)創造有利于討論實施的課堂環境
首先,教師在課堂中盡量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平等看待每位學生,給予他們應得的尊重與信任,尤其是英語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更應多加鼓勵與指導,從而確保討論的范圍全班化。其次,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的思維特點,有效地利用認知沖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樂于參與。同時,教師還可在課堂上適時營造出勇于創新,敢于求異的氛圍,鼓勵學生敢問敢說和勇于求異,重視學生批判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
(2)抓住討論的時機
在英語教學中,最關鍵的討論時機分別是重難點處、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和學生的出錯處。首先,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在重難點處展開討論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強化。其次,在新舊知識銜接處展開討論,教師可以抓住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設置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討論,以促進知識的內化。最后,教師還可在故意示錯處組織學生討論。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或在學生容易出現思維障礙處,有針對性地設計錯誤點,引導學生去討論,并讓學生來糾正。
(3)加強討論的組織調控
雖然討論的主體是學生,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可以忽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入到各小組中,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活動。當發現有些學生自覺性不高,學生的討論離題太遠,或學生遇到討論障礙時,都及時地給予指導,將其拉回討論主題或提供討論障礙的解決策略抑或提醒學生參與討論,從而保證討論的順利進行。
(4)及時地進行總結反饋
在每次討論結束后,教師都應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及時進行歸納和提煉,并指出討論中存在的問題。討論結束后,如不進行總結,就會使學生對討論的結果和討論中出現的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反而引起思想上的混亂。通過總結,教師可以把一個原本很亂的內容以一條很清晰的線索呈現在學生面前。
四、提高合作技能
為了更好地開展生生互動,教師應將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們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并最終達到靈活運用。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學會質疑。例如,有些學生在互動中積極踴躍,而有些學生卻自卑或不自信。對于這類膽怯自卑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地給與鼓勵,給這些學生安排一些具體的任務,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有意識地給予這類學生更多的關注和鍛煉,使他們慢慢消除不健康的心理,變得樂觀自信。
五、形成反饋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具體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自主性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生生互評),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取長補短。此外,教師還可展示優秀典型,使用肯定性評價。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肯定性評價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筆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比放過一個肯定學生閃光點的機會,在不同場合適時適當地對其某方面的優點予以肯定。其次,教師還應變換評價主體,實施否定性評價。在青少年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必要的批評和指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筆者認為教師應注意評價方式的變換。
六、總結
本文提出一些在高中英語課堂實施有效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正面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促進學生積極地參加課堂活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作者:鄧瑩 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