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數學論文
一、阻礙初中數學解題的原因分析
1.最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
數學概念的全面掌握是解決初中數學問題的基礎性學習工作,如果一個學生連最基本的公式都無法記住并靈活運用,即使理解了題目意思也無法正確的解答題目。因此,老師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描述,以確保學生正確快速的理解,在后期的習題訓練中,對重點知識進行加強鞏固,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加固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
2.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夠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不善于解決難度大的題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思維的限制。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們都習慣性的用常規的方法進行問題的解答,對于一些淺顯易懂的題目,學生可以很快作答,而對于一些刁鉆的陌生題目,就會變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參透題目的本質就無法舉一反三,常規的套路不再適用于復雜多變的題目。
二、指導學生讀題的基本方法
在很多數學考試中,很多學生都會有誤解題目內容而導致一整道題全部錯誤的經歷,他們都會懊惱沒有看清題目就下筆解答,其實這個也和平時的解答習慣是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讀題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考試那樣的有時間限制的緊張狀態下也會平穩閱讀,快速作答。因此老師就要在平常的教學中充分讓學生了解閱讀題干的重要性,這樣既提高了準確性又開發了學生對于數學的思考能力。
1.注重掌握題目細節
在所有的題目中,有時候稍微不注意就會漏掉一個很小的細節,本來很簡單的題目也會變得非常復雜,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數學題目中的解答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對學生提出更加硬性的要求,注意掌握數學專業術語,捕捉最核心的細節問題,理解關鍵字。一旦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出現問題,教師就需要及時的進行指導,對于非常規的細節重點,教師在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并發現規律,才能真正的使其養成掌握細節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學生在題目閱讀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無從下手,這就需要老師從旁協助指導,而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需要獨立完成審題的過程,因為老師的指導只是一個輔助性的作用,學生只有認真審題,認真提取條件才能快速地解決數學難題。一道數學題最基本的步驟就是要先審題,只有審題的正確性才能保證解題的準確性。
3.指導學生完善知識儲備
學生在解答問題難易程度上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其信息儲備是否充分與完善,一般來說,題干中的相關信息輻射都可以幫助學生將難題轉化為比較容易的題目,因此,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在數學上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應該提醒學生進行知識儲備完善工作的進行,可以定期進行一些數學知識的抽查,迫使學生完成此項任務。
4.指導學生如何根據已知條件得出解題思路
在很多初中數學題目中,題干中的已知條件都是按照順序被描述出來的,學生可以通過題干的描述進行未知問題的解答,一般情況下,題干中都有一些銜接語句,來連接題干上下句,有時候學生只要掌握好此項細節目標的尋找,就可以形成基本的解題思路。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還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儲備,環環相扣,從而形成準確的解答過程。
5.指導學生把握題干整體
數學題干大多都是由圖形、文字、數字等組成的,而這些信息數字的內在聯系是需要學生自己掌握的,只有掌握了題干文字的內在聯系,才能把握題干的整體內容,學生也只有掌握了這些聯系才能一步步的進行解答。圖文并茂、數形結合都是對數學題目整體感知的內容,在結合圖形的基礎上理解數學題干,在圖形數據的解釋中把握數學題干的整體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并且形成解題思路。
三、總結
綜上所述,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的“讀題”這一細節卻是初中數學解題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讀題能力的培養,學生也需要配合老師進行讀題的基本訓練。這樣不僅僅可以減輕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負擔,而且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解答數學問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對學生讀題的指導工作雖然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工作,而且過程中的效果還是潛移默化的,但是只要廣大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堅持,就可以在這樣一個細小的環節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作者:段福耀 單位: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