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施誠信文化建設工程,營造誠信育人氛圍
1.1開展“誠信文化大講堂”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相關人士和優秀校友,做中華傳統文化、道德模范事跡等誠信教育報告和講座,深化誠信文化意識,提升誠信文化素養。
1.2開展大學生誠信文化節活動。開展以誠信教育宣傳展、廉政文化教育周、有獎征文、短信征集、校園DV大賽等誠信教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誠信文化節,集中宣傳和弘揚誠信文化,廉政修身,提升學生誠信意識,倡導學生誠信行為。
2、實施誠信導航工程,培養學生誠信意識
與入學和畢業教育相結合,將誠信教育融入思想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意識。
2.1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第一課”。在新生入學教育期間,組織學生學習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問答,開展誠信教育專題講座,組織學生進行入學誠信宣誓,幫助學生提高誠信意識,樹立誠信理念,為大學生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2.2開展“誠實自薦誠信履約”畢業生教育活動。組織誠信教育講座、報告會和宣誓活動,強化在擇業誠信觀念,培養誠信品德素質。開展以誠信就業為主要內容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講座,結合典型案例,教育學生誠實自薦,誠信履約。
2.3開展“職場人生從誠信開始”系列報告會。邀請成功人士為青年學生做報告、共交流,引導學生遵守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將誠信理念貫穿職業生涯始終。
3、實施誠信學風建設工程,鍛造學生誠信精神
與學風建設相結合,加強考風考紀和學術道德建設,鍛造學生誠信精神,營造勤學惜時、善思篤行的優良學風。
3.1開展考風考紀建設先進集體創建活動。開展考試無違紀創建和考風考紀建設先進集體創建活動,采取誠信考試承諾、考風考紀討論、案例警示等開展考前動員;期末考試后對考風考紀建設活動進行總結表彰,進一步加強考風考紀建設,營造誠信考試氛圍。
3.2開展“無人監考”試點建設活動。開展“無人監考”考場試點工作,推出由老師監督考試轉向學生自律考試的試點改革,培養學生誠實做人,誠實做學問的良好品德以及自信、自尊、自主、自律的意志品質。
3.3開展誠信學術系列教育活動。開展誠信學術沙龍、畢業生論文誠信承諾、典型案例教育等活動,抵制學術不端,弘揚誠信學術,倡導嚴以致學,誠以處事,堅持學術誠信,勇攀科學高峰。
4、實施誠信助學工程,塑造學生誠信品質
與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誠信還貸、信用做人觀念,教育學生自立自強,受助感恩,勵志成才,回饋社會。
4.1開展“助學貸款助我成才”主題教育活動。為貸款學生進行政策解讀和信用教育,組織貸款畢業生進行還款確認和誠信教育,開展貸款畢業生違約案例警示教育活動,教育學生珍惜信譽,誠信還款,誠實做人。
4.2開展“誠信評選陽光助學”系列教育活動。完善公平、公正、公開的陽光助學體系,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引導他們誠實申報獎助學金,誠信履行評選程序,砥礪品質,誠信做人。
4.3開展“礪志感恩誠信成才”主題教育活動。加強經濟困難學生礪志教育和感恩教育,開展自強之星評選活動;開展“三個一”感恩教育,即算一筆感恩賬、寫一封感恩信、獻一次愛心,化感恩之情為進取之志,樹立貧而彌堅的精神和誠信感恩的品質。
5、實施誠信修身工程,提升學生道德素質
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挖掘并發揮先進典型引領和示范作用,倡導誠信文明行為,引導學生將誠信轉化為自覺行動,全面提升學生誠信道德素質。
5.1開展誠信體驗系列活動。通過設立誠信報刊亭、誠信閱覽室、誠信驛站,采取學生無人看管、自助服務的方式,營造誠信自覺氛圍,倡導學生誠信行為。
5.2開展誠信典型征尋活動。尋找身邊的誠信事跡,通過文字、圖片、影像等方式記錄身邊的誠信之舉,使學生互相示范,共享感動,共沐誠信之風。挖掘校園誠信典型人物和事跡,開展誠信道德標兵、誠信團隊等誠信典型表彰活動,印制“最美誠信大學生”事跡錄,以誠信典型引領學生提升誠信道德素質。
5.3推進“誠信學涯”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建立和完善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重點記錄在校期間助學貸款還貸、學費繳納、遵守校規校紀等情況,對行為品質、學習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查、評估,在客觀上培養大學生勇于承擔責任以及誠信的良好品質,促使學生時刻告誡自己應該恪守誠信之規。
作者:劉偉 相明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