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脫節
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和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專門人才。但現實是到中職會計專業學習的學生不是為就業而是為升學而來,考上大學是學生和家長的愿望,也是干什么都要有證的社會的要求,誰都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2.教師方面
會計專業教師素質良莠不齊。有的會計專業教師不是財會專業畢業的,因缺少財會教師才擔任財會教學工作的。這種非財會專業的教師,在教學經驗方面有所欠缺,影響了教學質量。教學方法單一。目前會計專業教學大多數仍是“滿堂灌”“、一言堂”,缺乏雙向交流,雙邊式教學不到位。這樣的教學方式使部分接受能力、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因教師講的透徹到位,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因學習能力差,這種教學模式使其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倍感學習困難,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甚至放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二、解決辦法
首先,應解決學生與家長觀念轉變的問題。目前,中職招生仍然很困難,學生和家長不愿上職業中專學習,這種觀念仍然很嚴重。其實,不見得只有上重點中學—考大學這一條出路,還有職業學校這條既能就業又能考大學的一條路。這些年國家對中職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對學生和家長來說,到中職學校學習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其次,要加強教學軟硬件的建設。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學校應加大對教學設施建設的力度,使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對課程力求以形象直觀的形式表達,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在軟件上,要優化課程設施。中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面向基層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與會計事務管理工作的人員,而不是更高層次的人才。所以應在課程設置上開設必修課,停開一些選修課,騰出時間讓學生學習必要的會計知識,也有時間讓學生到企業中去,跟那些從事具體會計工作的人學習,這樣會縮短學生學習掌握所學知識的時間,減少培養成本。要解決教師的問題。中職教育發展的好壞,專業教師起到決定性作用。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的培訓師當務之急,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定期或不定期走出去的策略,讓一些會計專業教師到企業單位從事會計工作一到兩年,參加會計資格認定,取得會計專業資格證書,使其具備“雙師”資格,鼓勵一些有能力的會計專業教師開始會計事務所,承攬會計業務。同時也可以聘請社會上會計人士擔任學校兼職教師,借助社會資源充實教師隊伍,彌補校內師資數量上和能力上的不足。
(二)模擬實習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在教學上加強模擬實習,同時爭取到校外實習,使校內模擬實習與校外實習互相促進。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習的目的就是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模擬實習以及校外實習相結合,解決仿而不真的問題,更好地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這對這些學生將來從事會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培養的學生只會紙上談兵。
(三)改進教學方法傳統的啟發式、演示式等教學方法不是一無是處,在教學中結合具體內容還應該繼續采用。但職業教育有其特殊性,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授課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會計理論教學中,不能只講理論而忽視操作;不能只用粉筆黑板而忽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不管哪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方法不是重點,結果才是關鍵。總之,解決目前中職會計專業存在的問題,學生和家長、學校和教師、政府和社會都要不斷地轉變觀念,從實際情況出發,大力改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軟硬件環境,為了中等職業教育能夠良性發展,只有各方不斷的努力,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楊春智 單位: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職業技術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