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大學英語論文
一、根據教學目標組建單元教學框架
加拿大語言學家H.H.Stern認為,外語課程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大要素①。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決定著外語課程教學的成效性。因此,Stern提出外語課程的每一個模塊教學設計均受語言教學大綱、文化教學大綱、交流活動教學大綱和一般的語言教學大綱的綜合指導。對于這種綜合大綱指導下的外語課程設計方法,Stern將其稱為theMultidimensionalCurriculumApproach(簡稱MDCA)。MDCA強調教師要將課堂的教學過程分為課前導入活動(Pre-activity)、課中學習討論活動(While-activity)和課后拓展提升活動(Post-activity)三個階段,并完成輸入、協商和產出三大基本任務。同時Stern指出,學生通過外語學習外語語言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由于《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課程是一門與計算機專業相結合的英語專業用途課程的導讀課程,兼顧計算機專業和大學英語課程的要求,以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英語專業知識,加強學生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技能操練,和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與本專業知識相關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我們以此為教學目標來組建《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課程的單元教學框架。由此,本著實現本課程的教學成效最大化,《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課程采用的是基于Stern的MDCA理論研制的“大學英語專業結合單元設計LCCL模型”為其教學模式。
二、按照LCCL模型設計課例
基于SternMDCA理論研制的“大學英語專業結合單元設計LCCL模型”指導下的每個單元教學過程及其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圍繞教學內容的四維要素制定教學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Language)、專業拓展目標(Content)、交際活動目標(Commutationactivities)和學習策略(Learningstrategies)目標。四維教學目標指導下組建的教學步驟結合學生個體獨立查閱網絡及圖書館文獻資料,課外合作學習小組開展與主題相關的學習和討論活動、撰寫小組合作學習報告,課堂小組集體演講匯報學習結果、并接受教師和同伴對演講的評估等教學方式。每一個教學步驟都有與單元教學過程中四維教學目標(Unitobjectives)相應的教學目標(Lessonobjectives),并在教學程序上進行系統設計,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教學材料、教學手段、作業布置、教學評估等環節②。
1.教材編制
為了編制《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除了專業老師的指導外,我們利用網絡資源、圖書館圖書資料等各種渠道收集專業英語教材,查找與本課程相關的章節,通讀各種版本的參考教材之后,整理教學材料,并編制講義。每個單元上課之前,教師通過“新理念外語網絡教學平臺”將單元講義與相應的課外自主學習任務提前發給學生,供學生下載學習。
2.與專業教師共同備課
《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既要涉及計算機專業知識又要符合英語語言學習規律,要求兩個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于是課程組與專業課程教師開展合作備課。由專業課程教師來指導計算機專業知識,英語教師負責語言操練與應用設計。大家共同協商、探討,編制恰當的教學大綱,然后根據教學大綱進一步制定符合“卓網工”學生需求和特點的教學計劃,并且反復討論相應的教學材料,進而設計課程的六個單元(章)及其每一課(節)的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3.課堂教學方式
①《計算機網絡應用英語》大班課堂上采用圓桌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討論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溝通與理解能力;②小班課堂上,學生就課外自主學習任務的成果進行匯報展示,培養學生PPT制作能力、英語演講能力等;③課堂教學主題、課外作業與評估相結合,促進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培養反思、自主學習、搜集文獻、閱讀、概括匯報等能力。(本文來自于《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三、教學效果
近年來“卓越工程師”大學英語教學以“新理念外語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充分開發平臺資源,努力設計出讓學生滿意和受益的任務,實現課堂教學向課外學習延伸、課堂教學與課外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評估相結合。為實現“‘卓工’英語課內外教學一體化整合”為宗旨,設置了包括“英語學習社”“、佳片有約周末影院”“、英語素質拓展訓練營”、“寢室英語學習結對”、“英語文化節”等‘卓工’英語課堂教學與課外網絡學區英語自主學習一體化交互教學模式,摸索出了一種適合當前國際化專業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余春梅 單位: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