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預算管理論文
一、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含義
(一)高校績效預算的含義
在實際工作中,基本支出部分預算不適合績效評價。需要對項目預算即專項資金支出部分加強管理,加強績效評價。基于對績效預算的基本認識,我們認為,高校績效預算實際上就是通過具體量化指標(即“效”)來衡量各種專項資金支出完成后是否實現預期目標,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即“績”),最后依據績效確定的項目撥款計劃(即“預算”)。
(二)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內容
完整意義上的高校績效預算管理,既強調預算支出績效考評,也強調績效信息在預算編制、控制和報告中的應用。也就是說績效預算管理是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到決算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理。績效預算管理內容包括績效指標設定、目標設定、績效計劃、績效實施與管理、績效評價、績效獎勵、績效反饋等,其中,績效評價是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中最為重要的關鍵環節。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現在所進行的預算支出績效考評工作,只是涉及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一個方面,而并非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全部內容。正因為如此,高校績效預算在我國還遠未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模式,官方文件在涉及高校績效預算改革時大多也是以預算支出績效考評改革代替。
二、高校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要大力倡導績效理念
高校內部要倡導績效理念,倡導全員參與。績效理念核心是少花錢,高效率,好效果。引導各單位、各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出本單位、本部門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我們采用的是國外常用的績效“3E”目標評價法,即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三個目標中,首要專注有效性,然后是經濟性。績效理念不是少花錢,多辦事,而是做得更好且成本更低(WorksBetterandCostsLess)。舉個小例子說明如何評價“3E”目標。假設相同時間內有甲、乙兩個輔導班輔導學生考研,在這個例子中,哪個輔導班的績效更好些?初看,甲班投入少,似乎甲班好些。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輔導班首先考量有效性,即哪個輔導班考研通過率更高,甲班80%(800/1000);乙班86.7%(1300/1500),這樣得出結論是乙班比甲班好。再考量效率性,即考研通過學生人均需投入資金,甲班人均支出125元/人(100000/800);乙班人均支出約為92.3元(120000/1300),這樣分析還是乙班效率高。兩者結合考量很明顯,乙班績效好。
(二)提高績效預算編制的科學化水平
高校要實行預算績效管理,就要實現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目的是將資源配置功能與績效提高緊密結合。一要嚴格控制支出類別;二要高校要根據各職能部門提出的預算,確定科學合理的項目立項標準,明確績效目標,明確衡量目標實現的經濟指標,提前告知項目最終的實施結果。對于項目要根據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主張把組織的長期戰略目標與年度預算目標有機結合,體現了預算管理的科學性;三要強化績效評價結果在預算編制中的應用。參考前期考評結果分配預算,獎優懲劣,體現了績效在資源分配中的作用。
(三)確定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
前面提過,績效評價是績效預算管理體系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困難的環節。高校經濟活動的復雜多樣性以及社會公益性影響了評價指標的設定。在構建評價指標時要考慮幾個原則,一是評價指標要能準確地反映評價目的;二是突出以績效為目的的核心指標。即指標不能太多,不能弱化核心指標的作用,要賦予它更高的權重;三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指標和數據。四是全面性與精簡性相結合;五是評價指標盡可能相互獨立。結合上述原則,分析高校投入———產出的特點,建議將指標分成四類,教育資源投入指標、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指標、教育資源產出效益指標、學校發展潛力指標。投入指標(權重15%)———包括教育事業費撥款比重,教育基建經費比重,科研經費比重,教學研究經費比重,教師培訓費用占教育支出比重。利用效率指標(權重20%)———包括教育支出總額及其增長率,生均經費及其增長率,學生人均固定資產,師生比(核心指標),專業教師合格率(核心指標),師資隊伍培訓率,高級、優秀教師比重,圖書利用率(核心指標),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核心指標),學校校舍利用率,學校取得其他特別效率。產出效益指標(權重35%)———包括萬元財政投入培養的學生數,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畢業生考研錄取率,科研成果對當地科技進步貢獻程度,教師教學科研成果獲獎率,省級重點學科建設數,國家級重點專業數,學校獲獎情況,學校獲得的其他特殊成功。(注:萬元財政投入培養學生數=在校生/教育事業撥款×學生質量系數學生質量系數=a1英語四級通過率+a2計算機等級通過率+a3畢業生考研錄取率+a4畢業生一次就業率a1、a2、a3、a4為相應權數,取均值0.25)發展潛力指標(權重30%)———包括學校辦學理念、目標定位與發展規劃(核心指標);學校領導班子素質;依法治校、規范辦學情況;校內民主、有效監督情況;學校育人環境;學生對學校生活滿意度(核心指標);學校的社會聲譽;家長對學校滿意度(核心指標);學校其他特色。
(四)建立健全預算執行監督和績效獎懲制度
高校預算編制完成后,財務部門要和審計部門密切配合,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跟蹤問效,將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與建議及時反饋給被考核的預算執行單位、部門,并督促預算執行單位、部門定期整改,強化考評工作的約束性。
三、總結
高校還應當建立預算績效獎懲機制,績效評價要與部門預算結合起來。考評結束后,高校領導要將評價結果反饋給預算執行單位、部門和每一位教職員工,使其將考評結果與職責聯系起來。安排部門預算時,應優先考慮績效考評效果好的單位、部門;對績效考評較差的,應從嚴控制,相應減少預算資金安排,真正使預算資金撥付與績效考評的優劣結果掛鉤,從而提高績效預算管理水平。
作者:劉娟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