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實驗論文
一、優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務質量
由于初中物理實驗儀器室的管理相對比較封閉,學生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一般是由實驗教師自己安排,而初中物理指導教師則較少進入物理實驗儀器室。同時,也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認真完成特定的物理實驗內容,所以實驗儀器室很少面向學生開放。此種物理實驗教學及物理實驗管理方式不能滿足新課改的具體要求,也難以提升物理實驗的課堂教學效果,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可以優化這種管理模式,盡量將物理實驗儀器向教師及學生開放,讓教師正確掌握物理實驗的管理方法,并熟悉各種儀器的結構與使用用途。可以定期帶領廣大學生去參觀儀器室,讓他們熟悉各類儀器設備。同時,實驗室還可適當外借一些器材給學生做課外實驗研究,并指導學生選擇做課外實驗時所需要的各種器材,以有助于學生了解各類物理實驗儀器,從而將實驗室轉化成學生獲得知識以及探究知識的重要舞臺,最終貫徹落實物理三維目標。
二、實施探究實驗,踐行三維目標
探究實驗是初中物理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探究實驗之前,教師應該將需要用到的各類實驗儀器以及實驗材料準備好,有的實驗材料也可以請學生事先準備。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強化指導責任,對學生遇到的各類問題要在第一時間給予認真解答,對于學生遇到的探究瓶頸要多角度啟發他們去思考,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主動動手操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以積極落實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三維目標:
1.既要注重傳授,也要注重探究。以往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傳授,然后學生按照操作要領去完成,而初中物理新課程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教師在傳授的過程中,要不斷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并盡量讓學生在探究實驗中自己動手,主動思考,使之在實踐中體會實驗的酸甜苦辣;對于所產生的物理問題,應該認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多方位思考。比如,在安排學生探究牛頓第一定律這個實驗時,安排學生先自己擬定出一個實驗探究計劃,然后再指導其確定探究實驗中哪幾類實驗條件要確保不變,哪幾個實驗條件可以發生變化。最后,再引導學生主動融入到探究實驗中,認真細致地去觀察,并做好實驗記錄,做好分析與推理工作。為何所選擇的玻璃板、紙板與毛巾等3種接觸面要盡量給予明顯的、突出的區別呢?為何要使小車從斜面之同一個高度自行滑下呢?小車在這3種條件下運動之距離跟摩擦阻力之間存在哪些關系?如此,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去親身實踐探究,同時,還在探究實驗過程中適時地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物體如果不受外力,它會如何運動呢?如果沒有摩擦可以做到嗎?請學生設想在完全沒有摩擦的情況下去推導牛頓第一定律。這樣一來,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考之門,調動了他們的非智力因素以及智力因素,并在探究實驗過程中得到較好的發展。
2.既要重視實驗結果,又要重視實驗過程與實驗方法。以前的物理實驗僅僅是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即可,而初中物理新課標則指出,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的實驗結果,也要注重學生實驗方法的可行性及實驗過程的正確性。而在物理探究中,學生是中心,要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主動動手操作,并具備團結合作的精神,協作配合做好探究實驗。教師在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的過程中,要及時在實驗室巡視,認真掌握學生實驗的進程,多角度去觀察他們所得出的物理實驗讀數、結果,檢查其物理實驗的記錄是否保持了客觀性與準確性,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配合是否協調,學生遇到的問題要給予及時解決或啟發他們自己去處理,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探究實驗的積極性及探究熱情。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儀器操作規范。比如,用手拿砝碼;把溫度計當攪拌器,多用表測電阻時不調零,示波器測電壓時不用衰減檔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不規范操作習慣。因此,必須從學生開始接觸實驗就注意進行規范地指導,以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學科素養。
3.重視“管理”,更要重視“育人”。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教師應自覺、主動地實施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在探究實驗中,不能只管儀器、材料,還要協同各任課教師一道創建一個好的班集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探究實驗動手操作之前,要介紹實驗注意事項,特別是電學實驗,由于涉及電源的使用,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示其在實驗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時,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如電學儀器出現有焦糊味、冒煙、過載指示、通電時非正常發熱等情況時,應立即關掉電源;當電流表、電壓表指針超過滿刻度時,要立即斷開線路,檢查是否超出量程,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減少差錯,從而保證人身安全和不必要的損失。探究實驗結束后,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實事求是地分析實驗數據,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指導學生整理實驗儀器,如有儀器損壞應及時報告并登記;培養他們有良好的責任感,愛護公物等優良的品質。實驗教師必須本著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盡心盡職,確保學生的探究實驗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三、圍繞三維目標,研究實驗新教法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應該緊密圍繞新課改的三維目標,認真開展教學研究,教師應該多參加教學研究活動,與其他授課教師共同探究新課程的各類實驗特征,實驗重點、難點,共同探究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嘗試創建以實驗為載體,教師指導、學生探究的新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要千方百計將新教學方法引入課堂,積極改進實驗步驟或實驗方法,從而取得更佳的實驗教學效果。比如,在“測量物質的密度”實驗中,測定鹽水密度時,學生的設計是先測定燒杯的質量,再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后,把鹽水倒入量筒內測得其體積。對此,筆者不動聲色,讓學生把實驗做完,而在討論時旁敲側擊幫助他們找出設計的缺陷性,與此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為了減小測量的誤差,請你設計一個合理的實驗操作步驟。在學生各抒己見、發表各自的觀點后,慢慢地得出了正確的測量方法:先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再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內測量出體積,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內剩余的鹽水的質量,這樣可有效減少在測量鹽水體積過程中所帶來的實驗誤差。
四、聯系生活,開展課外小實驗、小制作
初中生天性好奇、好動、好玩,有極強的求知欲和創造力,當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了課外多彩的物理世界后,就會對更多的物理問題進行探究和創新,積極地在課外探究中完成小實驗、小制作。比如,教授“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內容后,組織學生自制“噴霧器”;學“電學”后制作“防雷式插座”、“打火機發電機”;學“電磁繼電器”后,讓學生設計各種自動控制器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又加強了物理與生產生活的聯系,也體現了新課程提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綜上所述,新課改的三維目標給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注入了新的內涵,要讓初中物理實驗課堂鮮活起來,教師就要與時俱進,優化教學方法,認真落實三維目標。
作者:馮家亮 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四會市街會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