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學生討厭做作業,尤其討厭繁重的機械性作業。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作業觀的改變,是學生喜歡做作業的首要前提改變教師的作業觀,首先要教師知道作業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教師要認識到,作業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操練,而且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過程。
二、改變作業的性質,變基礎知識的機械訓練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讓學生喜歡英語作業的根本條件以前英語作業側重于對語言知識的鞏固練習,如單詞、詞組的抄寫、記憶,課文的背誦等。這樣的作業,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已經達標了,但事實上,正是在這種機械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遭到抹殺,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在這種近乎于體力勞動的抄寫、背誦中被抑制了。
新課程標準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作為學習方式的一部分,學生的作業必須能反映其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等特征。學生的作業過程必須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使之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基地。
三、改變作業的內容構成和作業方式,是學生喜歡做作業的直接原因
1、采用分層練習法,尊重學生的差異。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業。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嘗試采用教師提供建議式的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選擇合適自己的作業要求。通常,應對于同一內容的作業設置不同的學習要求,使學生盡量達到自己的能力水平。
2、變機械練習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作業的趣味性。
(1)充分利用學生愛發E-mail的心理,讓其把英語作文發到教師的電子信箱中。
(2)采用戲劇表演形式,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合作,有效地完成口頭作業。
(3)做一次實踐調查活動,寫一個調查報告,了解社會和生活。
(4)讓學生收集、歸納與內容相關的資料,并加以合理利用。
四、建立合理的作業完成情況調查和作業完成質量評價機制是讓學生喜歡英語作業的動機和保證作業的形式再好,方法再多樣,但如果缺少合理的評價機制,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建立合理的作業完成情況調查和作業完成質量評價機制也是讓學生喜歡做英語作業的主要外因之一,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1、對學生收集的資料,可通過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展示出來。
2、開展戲劇表演,讓學生通過匯報展示他們的學習結果,給優勝組以適當的精神、物質鼓勵,把個體評價與集體合作相結合。
3、收集名人名言集中在一起,要求中英文對照、寫明出處和摘抄者,然后予以公示,以鼓勵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4、學生寫得好的作文,讓學生演講或張貼于“學習園地”內,讓所有同學閱讀,加以分析。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單詞競賽、辯論賽、搶答比賽、匯報表演、演說等形式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
學生的作業過程不僅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更是學科學習能力培養與鞏固的過程。學生喜歡做英語作業,就是學生學習英語富有興趣的最好體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因如此,學生有了興趣,學好英語就是極其自然的事了。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從喜歡做英語作業開始,喜歡學習的方式,喜歡學習的內容,喜歡學習,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