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英語論文
一、教學情境法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把教學內容適當地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過去分詞作定語及現在分詞的一些知識時,教師可以一邊向學生展示舊書?破眼鏡等實物,一邊介紹“ausedbook”“brokenglasses”。然后再邀請學生上講臺表演,一位翩翩起舞,一位深情歌唱,一位做著跑步的動作,并配以解說:“WecanseeLindadancingandhearTomsinging.ShallwekeepJimrunninglikethat?”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清楚地分辨出過去分詞和現在分詞的用法和意義了。
二、口訣及歌曲法
由于學生的注意力有限,為了達到盡快習得語法知識的目的,教師不妨教給學生一些簡單?易記?易學的語法知識小口訣。如在教學哪些動詞后面接“V-ing”形式做賓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小口訣:避免/錯過/少延期(avoid/miss/postpone);建議/完成/多練習(suggest/finish/practice);喜歡/想象/禁不住(enjoy/imagine/can’thelp);承認/否定/嫉妒(admit/deny/envy);逃避/冒險/莫原諒(escape/risk/excuse);忍受/保持/不介意(stand/keep/mind)。又如在教學情態動詞用法時,教師可以借助一首含有情態動詞的英文歌,學生在聽歌記歌詞的過程中就能記住情態動詞了。
三、活動法
教師可以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活動活化為交際活動。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教師可以設計傳話游戲,即先向每個小組的第一個成員說一句話,再由他們往下傳,要求最后一個同學寫出你聽到的那句話,看哪一個組傳得又快又準。這種活動既輕松活潑又簡單易行,深受學生的喜歡。
四、對比和歸納法
中學生已經具備了邏輯推理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進行對比?發現、歸納、總結規則及經驗,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如在教學直接引語及間接引語的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列舉兩個句子,一個是直接引語,另一個是間接引語,然后分組討論這兩個句子之間的不同,最后每組派一位代表總結討論結果。學生在觀察?對比?研究及討論的基礎上,就能很好地掌握語法規則。
五、總結
教無定法,所以教師應綜合學生?教材?方法等各方面的因素,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在和諧融洽?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愛上英語語法的學習。
作者:李淑娟 單位:江西省全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