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①注意年輕婦女宮頸癌的早期表現,宮頸癌早期時無明顯的癥狀,但是身體會出現一些異常:當出現血性白帶時,通常是宮頸癌的危險信號;陰道異常出血、不規則出血以及接觸性出血等,均為宮頸癌常見癥狀。
②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要告知患者宮頸癌的危險因素。目前,高危男子(例如前妻有宮頸癌、男性患有陰莖癌以及前列腺癌等)、吸煙以及長期口服避孕藥與宮頸癌也有一定的關系。以此,醫護人員要長期對患者進行衛生教育,要患者積極的治療慢性宮頸炎、陰道炎以及宮頸糜爛等。
③對宮頸癌患者進行心里指導。臨床調查發現,不健康的情緒可能會促進正常細胞的癌變,對于已經患了癌癥的患者來說,負面情緒會對癌癥的發展狀況產生影響。宮頸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了憂郁、焦慮、自卑以及抑郁等。護理人員應當不斷的鼓勵患者,仔細的指導患者,傾聽患者的煩惱,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激發患者戰勝病魔的決心,提升治療效果。
1.2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對于宮頸癌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較好,且沒有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對醫院實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滿意度較高。而對照組患者對于知識的掌握一般,患者出現了焦慮以及抑郁等情況,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特點:①多數患者做婦科檢查醫生建議宮頸細胞學篩查時,患者不能理解,拒絕檢查,認為無需做細胞學篩查。②對于宮頸疾病的認識度不夠,宮頸癌病變前患者不會有明顯的感覺,多數患者是經過醫生建議做了宮頸篩查后發現宮頸病變。③由于患者對于宮頸癌的基礎知識、治療過程以及治愈后的認知度不夠。
針對患者出現的這些心理,相關的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護士要對患者有耐心,有同情心,多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使患者將內心的不快全部傾訴,及時糾正負面情緒。同時要告知患者,充滿希望以及信心等積極向上的情緒能夠改善患者機體的免疫機制,提升患者的抗病能力,以此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此外,良好的治療效果也能夠增加患者抗病的信心,如此便可形成良性循環,達到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因此醫護人員應當為患者提供宮頸疾病知識的講解,使患者充分的了解國內外治療宮頸疾病的情況。醫院可使患同類疾病的患者現身說法,打消患者的消極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還可鼓勵患者積極的參與到康復護理的過程中,鼓勵患者參與治療以及護理計劃,使患者對的宮頸癌前病變有新的認識。
作者:高琦華 單位:江西省萬安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