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多媒體教學論文
一、優度
(一)教學內容生動,增強教學實效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所涉及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相結合的經驗總結和概括,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強、知識面廣、綜合性強、信息容量大。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手段,會因為表達能力、啟發能力、激發學生興趣能力等局限,導致教學形式單調乏味,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局面,使學生產生接受“說教”的反感和抵觸心理。借助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抽象、枯燥、深奧的內容轉化成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刺激學生多種感覺器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如在講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精髓”這一部分內容時,鏈接播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視頻資料,生動的事實、形象的表現使學生認識到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背離及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深刻領會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定實事求是為黨的思想路線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空間拓展,促進教學理念創新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多了解社會實際,了解生活,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能力。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一些案例、事件視頻讓學生通過了解社會實際情況增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十分靈活,可將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方式引入課堂,然后展開討論,引起學生思考和爭鳴,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知識量和思想狀況,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中涉及到重大理論問題的理解或經典影像觀看后,可適時提出討論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還可以通過超級鏈接等方式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回顧等。這可以擴大師生的互動空間和互動需求,拓寬師生的互動途徑,豐富師生的互動內容,進而引發師生互動方式的革新,有利于促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三)技術要求嚴格,促進教師不斷提升能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制作優良的課件。因此,需要教師在熟悉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將課程主題、主線和重點反映在教學課件中,并且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實際需要和心理規律,精心設計,綜合編排相關素材,使教學內容與制作的動畫、剪輯的視頻、粘貼的圖片、選擇的音樂等渾然一體。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掌握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網絡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劣度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現代教學工具和手段,對于優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教學實際中,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而又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就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產生一些問題。
(一)課件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上課時按照課件照本宣科
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從教材中摘錄大段文字搬到電腦屏幕上。教師照本宣科地將課件內容從頭到尾宣讀一遍,缺少隨機性的板書與拓展性的講解,課堂教學顯得僵硬呆板,導致多媒體教學機械化、程序化,變“人灌”為“機灌”,學生學習囫圇吞棗,心智得不到很好的開發。
(二)多媒體課件缺乏有效性
有的教師在網上下載相關課程的課件,課件和教學內容銜接不好。此外,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注重追求多媒體效果,將動畫、聲音、特效等統統都用到教學中去,甚至有的動畫跟教學內容沒有關系,學生看得眼花繚亂,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無關的動畫上去,起到相反的作用,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還有一些教師在上課時完全依賴課件,一旦遇到停電或者設備出現問題,往往花很多精力和時間去恢復多媒體設備的正常運行,如果無法恢復運行,對教學就束手無策,甚至停止教學。
(三)弱化“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在多媒體教學中,如果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忽視啟發學生思考,甚至不給學生思考余地,教師則淪為播映員和解說員。同時,教師與學生交流幾率減少,教師影響力和主導作用弱化。學生是學習主體,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由于教學課件是課前制作好的,具有固定化、程式化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是按課件設計來進行的,一般無法有針對性地組織或調整教學內容,也無法針對學生個性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學生只能跟著事先規定好的教學內容和節奏走,循著教師固定思路來思考問題和學習知識,從而限制了思維、個性的充分發展,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減弱,學生喪失了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權。
(四)課件質量參差不齊,甚至質量不佳
在實際運用多媒體教學中,課件質量參差不齊,甚至質量不佳。如有的課件主要為文本形式,圖片、音頻、視頻運用很少,單純地將課本文字通過課件簡單呈現出來,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影響了教學效果。有的課件色彩搭配不協調,字體與背景不易分辨,學生容易疲勞,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有的課件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穎和動感,過多運用強烈的色彩、豐富的圖片和多變的動畫,配以強勁的音樂,導致屏幕渲染過度,無關信息過多,分散學生對學習內容、知識點的注意力,沖淡了教學主題,影響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
三、對策
(一)設計高質量課件
高質量的課件設計應當“立足教材,精于教材”。“立足教材”是指課件設計要以教材為基礎,把握好教材框架結構、理論脈絡和基本觀點,服從教材體系,服務于教學目標,與教材內容相呼應,而不是簡單的“教材搬運”或“課本拷貝”。“精于教材”是指課件的使用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提煉和補充。多媒體課件設計必須因課程和教學內容而異,從課程和教學實際內容出發,做到內容精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大小標題概括性強,版式規范,文字簡潔,字體多樣且大小適中;配圖得當,色彩鮮明,聲音協調,畫面清新;有啟發性和互動性,有反饋調節空間,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從而使知識更明確,條理更清晰,教學更有效。
(二)課件演示與傳統教學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是單向傳授理論知識,而是在雙向互動交流中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既要善于發揮傳統教學手段的長處,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既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又要充分利用板書、教態、教學語言的長處,還要應用探究式、啟發式、提問式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教學互動。
(三)把握多媒體運用適用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必須適時、適度、適當。適時就是媒體的運用要選擇最有利于學生思考和難點突破的最佳時機;適當就是媒體當用則用、不用則棄,多媒體設計要凸顯教學要點;適度就是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知識的容量要適宜,屏幕的切換耍適中,媒體的運用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標準。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設計和研究很多不同性質的課件,對教學內容量體裁衣,有所選擇。
(四)發揮學科團隊力量,建立多媒體教學共享資源
教師從教學內容的把握、組織,多媒體課件的構思到課件素材的設計和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單憑教師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需要發揮團隊力量,每個教師各有分工,共同參入,建立多媒體教學資源素材庫、網上資源庫、教學策略庫等教學資源環境,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作者:楊江民 單位:重慶三峽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