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科整合的必要性
學生們在直觀的環境中把抽象的文字變換成了形象的圖片,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些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學生總是面對著黑板和粉筆字,當然會產生視覺疲勞。最后,學生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學科之間也都是有聯系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信息技術融入進來,讓學生感受學科之間的聯系和交叉,讓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科間的聯系。這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觀點一致。由于這些原因使得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科整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科課堂整合策略
1.教師需要轉變觀念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就必然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面對新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有些不適應,因為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本身有限,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顯得有些吃力。而且信息技術的引入也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需要給學生找資料、做課件、準備練習題……改革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不論多大的困難教師都要迎難而上,努力克服。教師首先在思想上要接受信息技術,不是精通也要掌握基本的操作知識。這也是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整合的前提。其次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更新自我知識體系,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使自身知識與社會發展同步。同時學生往往也比較喜歡那些能夠站在時代尖端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尊其師而信其道”。
2.注重語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契合點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是隨意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教師精心的準備和設計,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方式。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場景,讓學生能夠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體會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的時候,我一上課的時候就讓學生先看了一段《紅樓夢》中的這段視頻,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有些好奇:“老師今天為什么要讓我們看這個呢?”我并沒有急于回答他們而是讓他們認真觀看。他們也都很認真地觀看著視頻中的圖像,了解到了其中的林黛玉、賈母、王熙鳳、賈寶玉等等人物,并且通過他們的語言對人物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有效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看完后,我才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學生對里面的基本內容已經有了一個了解,之后講解課文和分析人物性的時候就很容易了。
3.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傳統的教師運用語言去啟發、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改變。這就使學生有了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為學生創造了“發散思維”、“創新思維”訓練的最好環境。學生在這里可以主動地思考,而不是受教師的語言、經歷和見識的限制。例如在學習《雷雨》的時候,我就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看了這個電影,加深了學生對戲劇人物的體會,之后在討論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時候,學生就回憶電影中的情節,生動的電影畫面使故事情節歷歷在目,他們紛紛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究,調動他們大腦中的每一個細胞,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總結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是教育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掌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操作,并且把握好整合的時間和環境,讓信息技術能夠為高中語文教學服務。讓學生能夠通過具有動感、色彩和聲音的多媒體,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作者:隋玉潔 張寶國 單位:魯東大學文學院 山東省青州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