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在鋼琴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高學生鋼琴演奏表現力
(1)幫助學生熟悉各種音樂風格。不同時代的音樂風格各有不同,不同民族和種族的音樂風格也千差萬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音樂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可以使他們在未來鋼琴演奏創作中吸收這些風格中的優秀元素,并在很多時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2)課程設置要范圍廣泛。要讓學生從樂理、視唱練耳、歌唱、音樂欣賞等多個方面進行學習,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關聯,讓學生能夠真正運用到自己所學的演奏知識。(3)跨學科學習,開拓音樂學習的新界限。在鋼琴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讓學生多了解一些中外文學作品、繪畫藝術等,打破原本學生對鋼琴學習的狹隘界限,將跨界藝術融會貫通,從而更準確地感受到作品思想,更生動地表現出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4)激發表現欲。老師要循序善誘,從情緒、思想等方面,鼓勵和誘導學生主動跟隨樂曲產生一種強烈的表演欲望。這是學生鋼琴演奏能力提升的一個最基礎的要求。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聽一場激動人心的音樂會、讓學生互相交流,并根據音樂會中自身所感受的情感表現到自己的鋼琴演奏中。
2注重音樂聽覺的重點培養
當前許多鋼琴演奏者主要憑借肌肉神經組織活動的識記來完成演奏任務,但事實上,鋼琴演奏者需要用音樂的耳朵監控自己的演奏,以便更細致、更有美感的完成整個音樂結構。首先,可以運用科學手段培養學生聽覺。在教學當中向學生傳授較為細致的聽覺方法,讓學生明白要聽什么和怎么聽,如各種音樂節奏的變化方式、旋律的變更等。其次,培養學生分辨音符時值長短和強弱對比變化的能力。節奏感是學生演奏能力培養的基本前提,如果掌握不好會偏離音樂形象。因此,老師必須要針對旋律聽覺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并讓學生通過聽覺來辨別各種旋律的不同之處,以幫助學生把握音樂內在節奏運動的慣性和韻律。在整體演奏過程中要聽鋼琴旋律中的每一個音,聽旋律之間的連接,把握不同階段的音樂處理方法。再次,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聽覺習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經常性的聽一流鋼琴大師的演奏,并對其演奏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從“聽”當中儲蓄未來自身演奏過程中可能會運用到的技巧要領,并嘗試將掌握的技巧運用到鋼琴彈奏當中。
3注重聽覺與其他感知覺的綜合性訓練
鋼琴演奏需要演奏者既要掌握住音樂基本結構(音色、音高等)和基本組成要素(節拍、旋律、和聲等),還要能夠將聽、視、觸覺與自身內心的情感進行融合,這樣才能完美呈現一個好的鋼琴音樂作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堅持聽覺與其他感知覺相結合進行訓練。例如,在聽覺訓練中要注重對音樂的節奏感、層次感、力度感、手指觸覺、運動覺等的培養。
4提升演奏整體觀念的培養
(1)培養學生從整體上處理鋼琴音樂作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演奏整體觀念,在作品創作和演奏過程中,每處都要先以整個音樂基調為準,然后再逐步地調試細節部分。尤其是在節奏速度把控、音樂力度及和聲力度處理、各階段銜接過渡處理等方面,都要從整體高度出發,對作品進行全面的整合。(2)融入表演實踐。傳統教學忽視了演奏者對音樂的肢體體驗和心理體驗,從而讓許多鋼琴演奏者缺乏個性化。對此,在鋼琴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挖掘演奏主體的能力,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表演實踐機會,并協助學生創作完成更多原創音樂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5結論
演奏能力在整個鋼琴演奏活動中意義十分重大,想要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就必須要從提高學生鋼琴演奏表現力,注重音樂聽覺的重點培養,注重聽覺與其他感知覺的綜合性訓練,以及提升演奏整體觀念培養等四個方面著手。
作者:張穎 單位:韶關學院 韶州師范分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