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農業產業化發展載體
要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現代農業的專業載體,結合農業發展規劃和農業優勢資源,指導、鼓勵農民因地制宜舉辦專業合作、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農民合作組織,推動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聯合組建合作社,建立完善農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之間相互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新型生產經營組織形式,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盡快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民致富的生力軍。要把推進農業園區建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加工增值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加快發展設施蔬菜、林果園藝、特色水產、規模養殖等鄉鎮現代農業園區,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另一方面,將現代高效農業產業鏈前伸后延,推行接“二”連“三”模式,科學規劃、重點建設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加快完善道路、橋梁、污水處理廠、內港池碼頭、農產品專業市場等公共設施和服務平臺,在鞏固糧油、果蔬、畜禽等農業傳統產業的同時,著力引進農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工業、農業機械、倉儲物流等產業,提高農產品加工園區競爭力和軟實力,有效帶動全市高效規模農業加快發展,不斷放大“農”字效益。
二、培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要綜合運用行政推動、市場帶動、利益觸動等手段,建立完善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深入開展農業龍頭企業“五個一”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轉變我市農業發展方式。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推動龍頭企業與全市各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強合作,狠抓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努力形成相對穩定的產供銷關系。要出臺政策,鼓勵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引進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使農業龍頭企業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促進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加強合作,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推動“小農戶”對接“大產業”、“小生產”連接“大市場”,有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要根據農業產業發展形勢,規劃新建一批本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滿足本地農產品銷售需求,增加農民收益,維護農民利益。對現有農產品市場,要對照國家級或省級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標準,實施改造擴建工程,配套完善農產品檢測、結算、倉儲、物流、污水廢棄物、監控等公共平臺,促進農產品市場提檔升級。要大力發展專業批發、訂單農業、連鎖專賣、網絡銷售、直供直銷、農超對接等現代農產品流通業態,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農產品現代流通率。要切實加強農產品展示展銷,創新農產品營銷方式,動員和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廣泛參加各級農洽會、農交會,幫助農業龍頭企業做好網上宣傳、產品展示、網絡銷售等工作,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業企業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
四、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體系,針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有標準短缺、質量不高的實際狀況,抓緊建立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等各個環節以及生產、加工、銷售等相關領域的農業特色產業標準,促進優勢農產品規模擴張和產業升級。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申報認定工作,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優勢農產品基地和標準化示范區,不斷放大引領、帶動、輻射效應。要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推動農產品出口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加強對農產品質量標準實施的監督管理。要下大力氣推進名優農產品創牌和品牌經營,鼓勵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農產品包裝設計進行更新升級,提高地方優質農產品的包裝檔次,加強優質農產品品牌的推介宣傳,打造泰興名優農產品品牌形象,促進本地農產品銷售,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作者:顧剛 單位:江蘇省泰興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