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附加值的碳金融賣什么
1.碳金融賣的是一種無形產品——減排量
什么是減排量呢?舉例說明,更容易理解。中國西部有一個養豬企業,每天的豬糞污染大氣,折算成二氧化碳當量是10萬噸,盡管離發達的美洲很遠,由于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亞洲的豬糞污染的是全世界。如果養豬場新投資1000萬元建一個沼氣化糞發電項目,項目實施后,90%的豬糞變成無污染的沼渣沼液,其二氧化碳當量減少到1萬噸,那么,我們說這個養豬企業的減排量是10-1=9萬噸。亞洲養豬企業憑可操作的商業計劃書(金融機構、中介機構、EB都需認可),可獲得CDM(發展中國家的一種清潔發展機制的簡稱)項目9萬噸的核證簽發減排量CERs。這個9萬噸CDM項目的CERs,就可以賣給美洲的一個企業或組織。美洲有的買家,每年付款給碳金融平臺(如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或者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就可以抵消美洲買家在美洲的減排指標。關于碳金融商品數量的計算,即減排量的計算,簽證減排量由EB認證機構根據相應的“方法學”計算。國際碳金融市場,每個不同的原生產品和同一原生產品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方法學”。2013年10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了首批10個行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有發電、電網、鋼鐵、化工等10個行業類別。
2.碳金融價格——波動較大
不同的交易所和買家所在的不同行業存在差異。國際方面,國家發改委雖然設定了化工類每噸8歐元、可再生類每噸10歐元的底價。實際交割價格必須尊崇市場規則,按國際市場掛牌交易價執行。實際交易價格,若以北歐電力交易所結算價格為例來講,2008年4月15日至2012年底,碳排放現貨交易均價為每噸16.06歐元,最高28.8歐元,最低7.95歐元。從國別來講,我國碳金融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偏低。來自四川平武小河溝水電站的碳金融調查的數據顯示,他們在歐洲市場2011年平均賣價為8.5歐元,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最低賣價為1.5歐元。國內方面,深圳排放權交易所6月18日以21112噸成交量、613236元的成交額開市,開市當天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的交易價格是28元,到2013年底,價格達到80元。
二、可復制的碳金融商品賣給誰
1.自身無法實現減排目標的企業
首先要回答為什么我們減排收錢,別人減排花錢。1997年通過,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是全球碳金融市場的最高制度安排,由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39個締約國簽署。這39個國家在第一階段(2005-2007年)和第二階段(2008-2012年)有明確的“減排承諾”,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欠發達、最不發達國家在第一、二階段沒有“減排承諾”。39個國家的企業往往無法實現《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可以向包括我國在內的無“減排承諾”國家的企業,購買新創造出來的減排量。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任何一個地方新創造出來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在全球都有相同減排效應。自身無法實現減排目標的企業,大多是歐美、日本的鋼鐵、建材、石油、化工、火電廠、陶瓷燈行業。
2.有責任感的自愿減排企業和組織
我國國內自愿碳減排第一單交易是2009年8月5日,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購買北京奧運會期間“綠色出行碳路行動”產生的8026噸碳減排指標,成為第一家在國內碳金融平臺,購買自愿碳減排量實現碳中和的中國企業。
3.咨詢機構和投機者
四川平武小河溝水電站是一個在歐洲碳金融交易平臺出售減排量附加值的生產企業。2013年上半年低價售出的減排量,很可能是投機者作為期貨買進,待國際市場好轉后再次出售指標。因為只要是聯合國理事機構核實過的減排量,無論交易與否,在第三階段(2013年至2020年)都有效。據小河溝水電站推測,國際碳市場可能在2016年前后回升。該電站與買家簽約時,有一條約定:市場不存在,或價格低到沒有交易必要時,合同自然失效。說明碳金融國際市場的風險性。換句話說,投機者承擔著投機風險。比如,購買小河溝水電站簽約的“碳資產管理株式會社”,既可能是咨詢機構,也可以是投資者和投機者。
4.目前在中國等著下單的國外買家
我國是國際碳市場最大的CDM項目提供者。2013年12月3日國際買家在中國等著下單的就有十家機構。包括:瑞典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0,000,000噸;日本丸紅株式會社200,000噸;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1500萬噸;日本碳融資株式會社141,500,000美元;歐洲碳基金35,000至2,000,000噸;西班牙Endesa電力公司和英國瑞碳有限公司和益可環境國際金融集團,需求規模不設定采購上限。涉及的領域包括N2O分解消除,煤層氣回收利用,HFC-23分解,天然氣替代燃煤燃油發電或供熱,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工業廢熱回收利用,工業爐煤氣回收利用,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發電,造林、再造林。
5.國內需求
2013年以后,中國也向世界承諾了溫室氣體減排量。2009年以來,國內出現過零星的自愿減排實際案例,2013年以后,也開始有了碳金融商品需求。改變了2013年以前,我國只賣不買的局面。
三、碳金融商品怎么賣
1.中型企業委托賣
四川平武小河溝水電站,地處平武縣木皮藏族鄉小河溝村,是一家民營投資的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6.3MW,設計發電量6370萬kWh,項目總投資610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81.62萬元)。2011年12月竣工發電。他們生產的電力,可以替代同等產能的火力發電。他們沒有專業的CDM項目申報、審批、核證團隊,便與北京的碳金融專業中介公司簽約,一次性全部支付50萬元人民幣的包干費用,并 約定支付一定比例額的傭金鼓勵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代向各級發改委審批并上報EB,形成全球通用的減排量。實現簽發減排量,只需在業務許可的銀行(比如興業銀行等)以公司名義開立外幣賬戶。小河溝水電站與中介公司的對接由財務部兼職負責。目前,小河溝水電站已經連續兩年賣出碳金融產品,并收款到賬。2011年賣價較高,扣除各項費用(包括50萬元包干費和中介公司的提成比例費用),小河溝水電站第一年扣完各項支出和成本,就獲得凈收益114814.61歐元,折合人民幣91萬元。2012年賣價很低,扣除各項費用,小河溝水電站僅獲得凈收益30多萬元人民幣。兩個年度凈收益為人民幣120萬元。我們將“某中介公司致某水電站第一年收入、支出的資料”真實摘錄如下,僅供非商業的學術研究之用。某水電站12.6兆瓦小水電項目完成第一筆簽發35777tCO2,根據貴方與碳資產管理株式會社的排放權購買合同,此次的CER減排總收益為304104.5歐元。貴方在實際收到項目CER收益后,減去在CDM理事會的項目登記費用8776.5美元(2012/11/6中國銀行匯率1美元=6.229人民幣計登記注冊費EUR6877),和中國政府征收的管理費項目收益的2%計EUR6082.09。304104.5-6877-6082.09=291145.41歐元。貴我雙方簽署《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共同開發合同》,根據該合同第四條第1款的規定,貴方應將CER總收益的35%支付給我方,計101900.89歐元;還應返還首次請第三方機構驗證減排量的費用14000人民幣(EUR17612)。與咨詢方簽定的咨詢合同費用為50萬人民幣合62900歐元。綜上,貴方實際收益為:291145.41-101900.89-17612-62900=108732.52歐元。買家應支付業主金額為:中國政府管理費6082.09歐元+108732.52歐元=114814.61歐元。以上致函表明:中介公司不僅幫助客戶賣出了“減排量”,還幫客戶算賬、幫客戶“數錢”。按2011年收益計算,每年304104.5歐元,折合人民幣242萬元,8年為1936萬元,他們的10年合同期,共計純收益人民幣2420萬元。這就是他們投資50萬元人民幣,在電力銷售利潤以外的“碳金融”附加值綠色利潤。
2.小企業和項目捆綁賣
上千個小企業的同類小項目,可以捆綁成一個“規劃類CDM項目”,這是一種新興的CDM項目方式。成功的例子是幾十個城市的53000臺高能耗變壓器提前更換的“規劃類CDM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規劃類CDM項目,是我國國家電網與世界銀行聯合開發的“配電變壓器更換CDM項目”,2011年2月12日成功注冊,9月16日在遼寧實施。該“規劃類CDM項目”涉及北京、河北、上海、湖北53000臺相同類型配電變壓器更換。其機理是,高能耗的變壓器提前更換成低能耗的變壓器,由此產生減排量,通過碳金融變成了歐元,用碳市場融資的“歐元”更換了全部變壓器,為國家電網節約了成本,為全世界創造了“減排量”。
3.大企業自己賣
大型企業具備了人力資源優勢,可以直接在碳金融平臺,如歐洲氣候交易所、芝加哥環境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等碳金融交易平臺,都需注冊為會員并由專業團隊進行自由買賣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品。中廣核集團就有這樣的團隊,近年來,他們成功注冊了廣東臺山下川島一期、二期、瑞芬、廣海、內蒙古烏力吉一批CDM項目,其減排量賣給德意志銀行倫敦分行和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可以進行碳金融CDM項目的行業類別很多。跟發電(未含輸、變、供電)密切相關的有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秸稈發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殘余“地溝油”油水分離發電等;跟沼氣有關的有人畜糞便沼氣,糖廠、造紙、酒廠等發酵企業排泄物沼氣、城市垃圾填埋物沼氣等等。總之,碳金融商品交易成交后,賣方獲得了項目的資金并轉化為綠色利潤;買方獲得了排放權許可,或免于停產歇業或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而全人類和整個自然界,則獲得均等的生態文明紅利。
作者:張俊 田永 單位:四川省技術經濟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