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論文
一、旅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1.社會發展的需要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旅游從業和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例如,在今年學校召開的旅游重點專業建設研討會上,旅行社的領導均表示,在招聘員工的時候,相對成績而言,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現在學生的動手能力太差了,他們招聘畢業生后不能直接上崗,還要從零開始教,費時費力。然而,很多高校按照傳統的思維,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這就導致了學校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學生就業。因此,通過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展實踐課程教學,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旅游實踐教學是旅游管理專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關系到旅游管理專業生存與發展,是因為受了種種的限制和挑戰:一是就業率的壓力。二是旅游人才教育市場競爭的壓力。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擴張的發展模式,許多高校為滿足旅游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紛紛設立旅游管理專業或在相關專業基礎上設立旅游管理專業。目前幾乎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或酒店管理專業,近三年發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分布廣。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校內實踐教學難以支持實踐教學
由于條件限制,旅游管理專業室內實踐教學環節非常薄弱,實踐教學設施、設備嚴重匱乏,模擬教室簡陋、設施設備缺乏行業規范。簡陋的模擬教室造成學生對星級飯店的錯誤認識,認為星級飯店的客房本該如此。在模擬客房中只能開展極為簡單的技能訓練。而模擬餐廳經常出現設施不完備,導致訓練結果不規范。
2.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滯后
各旅游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發展明顯滯后。與校外企業建立的實習合作關系是一種松散型的,尚未建立起長期的、相對固定的適于學生訓練的校外實訓基地,主要靠實習教師個人及同學自己聯系,缺少穩定性和可控性。企業僅根據自身的需要接納學生實習,往往因企業的效益、積極性和責任,不接受或有選擇的接收實習生,嚴重影響實踐教育目標的實現。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國的旅游業在改革開放以后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和旅游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地區之間發展極不平衡。旅游企業內部在經營管理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而現在的畢業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在實際工作中很難發揮高學歷的優勢。發現問題并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難單方面地從課堂教學中獲得提高的,如果再沒有正確的引導,當學生就業以后很快就會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這使旅游行業成為人才高流失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寄希望于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4.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弱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發展迅速,雖然設立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數量多,但多數高校一個級只有一個班,隸屬于工商管理系或者是管理系,多數課程是工商的老師或者是管理的老師來上,這些老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業實踐操作和經營管理的基本經驗,缺乏一支優秀的旅游教師隊伍。
三、旅游實踐教學的改革
1.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
旅游管理是對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的特色性強的專業,其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應進一步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因此我校在2013年上半年邀請旅行社專業人士一起制定2013級人才培養方案,聽取業內人士的意見,結合學校的資源,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適合珠三角旅游業需要的人才。
2.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老師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踐經驗。為了建設一支優秀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鼓勵和支持教師利用假期去旅游企業或者行業管理部門掛職鍛煉。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更新實踐教學的內容;二是邀請旅游行業管理優秀人才擔任實踐教學的指導老師,利用他們豐富的行業經驗指導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3.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
為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特點,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改革,2012年10月學校組織所有教師參加“行動導向教學法”送教上門培訓班,引入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思想,讓學生相互合作解決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4.轉換課堂教學的地點
改革以往的純理論課堂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實踐教學多元化,以職業為標準精心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形式。采用從課堂到實訓室、從校內到校外、從模擬到仿真到頂崗實戰層層遞進的實踐教學形式,達到既培養操作技能,又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職業適應能力的目的。如《廣東導游基礎知識》課程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改革以往單純的室內教學,帶領學生到學校旁邊的茶庵寺、白水帶自然風景區、長白沙祠和新會崖門古炮臺等地進行實踐教學;《模擬現場導游》到廣州白云機場去了解辦理機票、接機、行李托運、上飛機相關手續的一個流程。通過校外實踐課程,模擬導游員服務流程,訓練導游員講解技能,培養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5.改革考核方式
在課程考試模式中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重視實踐考核。如《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廣東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旅游政策法規》四門導游證考試課,只要學生導游證考試過了,就不用參加本期末相應的考試,導游證考試的筆試成績就是相對應的科目成績;針對以下幾門課程技能操作性強的特點,分別改革了以往傳統的卷面考試為現場技能考核,強化了對學生的技能培養。《模擬現場導游》改革為模擬現場技能考核;《旅游服務禮儀》為卷面考核加現場的技能考核,及《調酒與茶藝》改革為現場實操考試。
6.開展公選課、課外活動拓展學生技能
2013年開始開展公選課,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自2009年以來,旅游系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普通話演講比賽、素質拓展、導游知識競賽、導游技能大賽、餐巾折花比賽、專家講座、教授大講堂等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
7.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為使學生實訓環節得以順利實施,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訓,學校建立了服務教師教學、提升學生能力的實訓基地有模擬導游實訓室、形體與接待禮儀實訓室、調酒與茶藝實訓室、前廳與客房模擬實訓室、以及中西餐廳服務與管理實訓室等,相比幾年前而言,目前校內實踐教學的軟、硬件得到很明顯的改善,學校仍在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以緩解校內實踐教學的瓶頸,能充分滿足該專業學生的校內實訓需要,通過實訓室操作,使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規程,并掌握操作技能。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積累實踐經驗。
8.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使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更加適應珠三角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課程建設的需要,建設能夠滿足專業實踐教學、技能訓練要求和企業經營雙贏、學生頂崗實訓的開拓生產性校外實訓基地,聯合酒店、景區或旅行社企業共同經營。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訓,使學生了解服務流程,掌握管理能力。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際工作或管理,在工作的實踐中檢驗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各種技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加以改進。同時,通過實習,也使學生感受到自我地位與社會對旅游專業的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旅行社或旅游服務企業
該實訓基地供學生了解旅行社或旅游服務企業的工作流程,掌握導游服務過程,并在實習期間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實習崗位。與我校建立合作關系的有江門大方旅行社、中山菊城假期、中山青年旅行社、江門教育旅行社等。
(2)景區
該實訓基地供學生實地了解導游講解程序,鍛煉學生講解能力,并開展實施講解實習工作。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景區實訓基地有陳白沙祠、歇馬舉人村、大雁山、茶庵公園等。
(3)酒店
該實訓基地供學生實地了解導游工作程序中酒店服務部分,并掌握飯店服務工作流程。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酒店實訓基地有名冠•金凱悅酒店、逸豪酒店等。在學校以后的發展中,還會不斷地建設新的實習實訓基地,擴大學生的就業面。校外實踐給學生創造了全面實戰的鍛煉機會,為縮短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適應期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專業見習與專業實習,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各種旅游企業的組織機構、業務流程、運作方式、市場營銷、成本控制、人力資源管理等,能掌握最前沿的經營管理理念、服務意識和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
四、總結
旅游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培養學生必須采用理論加實踐一體的方式,特別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實踐教學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既是旅游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旅游管理專業本身特色所在。
作者:雷艷 單位:廣東南方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