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體育教學現狀的描述
體育鍛煉需要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而不僅僅是一間教室就可以完成,這就是體育與其他科目的重大差別之處。然而,由于學校的資源有限,無法提供大型操場和齊全的體育器材,而且有一些體育器材由于沒有定期得到維修已經有所磨損,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隱患,因此即使學校具備了一些基礎設施,也不會對學生開放使用。還有些學校由于沒有體育館,當遇到雨天時,學生就無法在室外完成體育鍛煉。這些諸多的不利條件根本無法保證學生得到應有的鍛煉。
二、為何要實現體育教育改革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形式下,教育體制也在不斷改革,為了適應新的教育體制,體育教育也必須隨之進行改革。因此,如何對體育教育進行有效改革,使之適應社會的要求成為了有關教育部門、教育研究者以及體育教師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同時,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即既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又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體育教育。尤其近幾年,我國教育部門推出了實行九年義務政策,實則是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促進社會的發展,這也使得體育教育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總之,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更離不開增強自身身體素質的體育教育,因此,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實現體育教育改革的有效方針
(一)增強體育運動的意念一個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與其是否進行體育鍛煉有很大的關聯。初中體育教育的目標就是增強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完善學生的心理,從而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而目前我國的體育教育出現的現象卻是注重體育技能的培養和體育知識的獲得,并沒有對他們進行理念的灌輸,這是對體育運動的一種誤解。學校的體育管理者和教師忽視了理念灌輸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對學生的身體進行改造,而沒有意識到對學生的氣質培養和人格教育,這也使得初中體育教育失去了根本意義。而在當今不斷發展的社會中,對人的人格和精神氣質的要求卻是非常嚴格的,因此學校應該重視體育教育,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發掘每個學生各自的優點,再通過體育活動對他們的精神氣質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豐富教學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了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體育教育,教學方法多樣化是很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維持課堂紀律,更要重視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不會因為沉悶的課堂氣氛而情緒低落,甚至對其產生厭惡感。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來制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跳繩比賽、三足賽跑等,學生就可以由被動轉為主動,進一步激發他們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通過這種集體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達到體育運動的要求,增強團隊意識,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
(三)修建體育館,增加體育器材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社會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學校應該重視體育教育,投入大量的資金來修建體育館和增加體育設施。只有在體育設備得到完善之后,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增強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四、結語
初中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學生未來能否承受各方面壓力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階段,學生不僅要獲得知識,增加自己的才能,還要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身體的健康,鍛煉自己面對困難的意志,從而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進一步改革體育教育,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作者:任愛民 單位:河北省任丘市石門橋鎮馬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