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生違紀原因分析
(一)非常規的企業員工關系
在企業中多沿襲師傅帶徒弟慣例,但這是一種非常規的形式。師傅帶徒弟,往往會把最累的活給了徒弟,沒有真正做到“帶”徒弟。而且,師傅一般不愿把徒弟培養出來,常常會“留一手”。企業升職空間本來就不是很大,剛進企業門的實習生的機會極少,其內心會不平衡,這種非常規的關系所帶來的問題常常被企業管理人員所忽視。
(二)實習生自身心理障礙
大學生從大學校園直接走進企業角色需轉換,他們可能會產生各種心理障礙。面對種種現實問題,而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就會產生,實習生容易精神緊張,焦慮、憂郁,企業應注意研究這個問題。
(三)企業與實習生的目標不一
一些企業接受實習生就是為了獲取廉價勞動力,而學生則是為了完成實習報告或者是學校的實習任務,這兩者之間的目的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實習生對工作的滿意度下降,對企業越來越不滿,導致違紀現象嚴重。
(四)非正式組織的影響
大學生實習有通過學校途徑找到實習單位的,也有通過各種組織尋找到的,這些組織大多與企業存在非正式的合作,帶有非正式性,對實習生有著積極的作用,但也有消極的影響。他們組織相同學校的實習生在同一個企業實習,大家互相都比較熟悉,有助于團隊的建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業績,使實習生盡快適應企業環境,滿足實習生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但這也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當老員工壓制實習員工時,實習員工往往會抱怨,這種情緒有可能迅速擴展。由于企業很難讓實習生產生存在感,實習生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毫不在乎多次違紀。
二、實習生感恩教育的方法與手段
對實習生進行感恩教育是一項十分有效的措施。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實習生了解感恩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改變,記住別人對你的所授之恩,并將恩德傳遞給他人,學會相互尊重,重視自己責任的承擔,感激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的企業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
(一)設計各種感恩情景
把各種人際交往的互動情景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感恩教育的教學素材,包括社會上發生的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事件、感人故事、中外名人政要故事等內容。可通過參與者自身的觀察發現其中的道理,這主要體現在情景的體驗與參與上。為增強實習生對感恩的敏感性和樹立主動感恩的意識,要設計好體驗情景,其內容主要是發生在企業中的各種情景,主要表現為各種人際互動事件。當實習生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企業員工和領導應及時給予幫助,使其體會到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給予幫助。企業可聘請名人專家開設關于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在諸如母親節、父親節等這樣特殊的節日里可開展各種感恩活動。
(二)故事教育法
很多名人和企業家都做過實習生,可以邀請他們現身說法,讓實習生分享其經驗;還可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如汶川地震中被救人員的感恩行為、感恩事例。此外,了解國外的一些感恩故事和寓言對于提高實習生的感恩意識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有助于讓實習生體會到學會感恩的重要性。
(三)實踐教育法
通過感恩教育后,可與大家討論對于感恩的認識。感恩教育實踐形式可多種多樣,而以現身說法的方式進行感恩實踐體悟,更能增強感恩教育的現實意義和可能性。
三、實施感恩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基于人是對象性存在的視閾,感恩就是指人與彰顯其存在的一切對象性存在物之共存,是人對自我、他人、社會及自然界等一切存在物的肯定和尊重。而感恩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人與一切存在物的關系,是要表達人要對一切存在物給予肯定與尊重的意思。感恩意識培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和企業形成合力,應從小開始抓起。
(一)重視學校和企業的教育合力
對實習生進行感恩教育除了企業的努力外,還需要學校的強化感恩教育。同時,感恩教育除了課堂學習,更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企業要營造良好的感恩環境
企業要為實習生提供優質的企業環境,包括企業文化、企業經營價值觀等等,否則,就是做再多的感恩教育也枉然。企業首先要樹立榜樣,讓學生有榜樣可以學習,企業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感恩教育的效果。
(三)了解教育對象的特點
企業在實施感恩教育時,要對學生的感恩認知狀況有所把握,在感恩教育的路徑選擇上,要符合實習生的特點,而且要以理服人。在感恩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因材施教,講授者應注意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四)要從小開始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實效,必須要從孩子抓起,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種下一顆懂得感恩的種子,受到應有的感恩教育。
作者:孫玉峰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社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