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學論文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創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產生創新興趣的動力源。學生只有對學習對象感興趣,才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才能激起學生創新的激情與動力。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激起學生深厚的興趣、創新的激情,我們就要重視導入,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1.形象導入。此階段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為輔。教師采用形象導入法,既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使學生從中獲取大量感性材料,積累豐富的表象,達到對事物的本質認識,從而為上升為理性認知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我常運用掛圖、多媒體等形象事物來導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學習“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一課時,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進行直觀演示,這樣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利于學生理解角速度與線速度。
2.懸念導入。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通過設置疑問、制造懸念,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以問題為核心來展開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斷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成為知識的真正構建者。如在學習“海水運動”這一內容時,我通過故事為學生制造懸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海軍為了防止德國軍艦進入地中海可謂是煞費苦心。英軍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設置水雷陣測聽儀,派艦隊日夜巡邏防守,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但是德軍的潛水艇卻經常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地中海一帶,突然襲擊,給英軍以重創。原來,德軍掌握了英軍所忽視的本地區一個重要的地理現象和規律。那么,究竟是什么地理規律呢?”這樣可以使學生進入懸而未決之中,自然引起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
3.時事導入。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與時代、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面向生活、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地理是一門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教學與現實的聯系,運用一系列的時事熱點來導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真正將學與用結合起來,更利于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提升,更利于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們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改變一味的灌輸,加強方法與技能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1.想象。想象是創新的先導,是創造的源泉。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而想象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只有學會想象,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行得更遠,飛得更高。
2.遷移。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地理學習也是如此。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掌握一類事物而推理到同類事物。這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總之,教師要用心學習與實踐,要為學生營造樂學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增強學生創新的信心與勇氣,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性思維能力。
作者:張仲英 單位:河北省寧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