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微博數據聚合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階段,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全國各個高校基于微博平臺進行思政教育的現狀;另一方面,深入學生宿舍、教室了解學生使用微博的現狀,包括其主要的使用途徑與使用目的。對兩方面的數據進行整理,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礎。第二階段,在兩方面數據結果的基礎上,分析我院利用微博技術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問題,以及與其他高校的差別與不足。深入輔導員與教職工群體了解其使用微博狀況,以及使用微博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難點,提出解決方案。第三階段,將前期形成的解決方案應用到具體思政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檢驗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據新出現的問題對方案進行修正和更加深入的研究,逐漸通過微博與思政工作的相互作用,推進校園文化向陽光、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基于微博數據聚合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意義
推進主要微博平臺下的微博數據聚合系統的建立,同時通過對系統聚合后的微博數據進行分析,及時將微博數據聚合系統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及時了解學生狀態,進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了解當前大學生主要使用的微博平臺,便于在微博數據聚合系統中進行主要微博平臺數據的聚合。
(二)了解當前大學生群體的主要思想動向以及個人生活狀態,包括學習、情感、家庭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狀態。
(三)及時察覺不良思潮對學生的影響,進行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以便盡早發現學生的極端狀態,通過微博來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
(四)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減少平時面對面師生交流中學生出于各種原因而產生的交流障礙,使大學生能夠通過微博數據聚合系統進行更深入、平等的交流。
(五)了解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通過微博數據聚合系統來盡量減小這種負面影響的擴大與傳播,進行正確的引導。(六)通過微博數據聚合,發揮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微博數據聚合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主要途徑
(一)當前大學生使用微博技術的主要途徑與目的通過對我院大學生的隨機調查發現,目前,已經有超過80%的學生成為了微博用戶。微博自身內容短小、傳播容易的特性吸引了大學生通過手機這種便捷的媒體終端來使用微博。其中,51%以上的學生每天花一小時以下的時間使用微博,42%的學生每天花1~3小時的時間使用微博。
(二)微博技術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負面影響由于信息發布簡單,且對所發表信息把關不嚴,使得大量微博信息失真,造成不良信息的傳播與泛濫。這些都會對并不成熟的大學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巨大挑戰。同時,由于微博這種溝通交流方式的便捷性,使得有些學生疏遠現實中的老師與同學,沉迷于虛擬網絡,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嚴重的更會影響其現實中的真實社交關系。
(三)微博數據聚合系統的建設研究分析通過對目前兩大主流微博平臺網站———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數據分析,來制訂特定用戶選擇的數據聚合系統。同時,利用關鍵字與特征信息進行特定數據的篩選,實施對特定微博數據信息的及時掌握與了解,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掌控所負責的范圍,進行正確的輿情監控和輿論引導。
(四)輔導員利用微博數據聚合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
1.加強微博信息的引導與輿情的監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辨別網絡信息與各種網絡思潮的能力,對于師生在微博平臺暴露的各種思想認識問題,采取主動措施,進行正確引導,降低并盡可能避免錯誤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
2.利用微博數據聚合系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工作中發揮促進作用。利用微博關注自己管理范圍內的大學生,及時發現他們在現實中難以發現的問題及矛盾,并進行交流和調整,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注重個人特色與集群效應的結合,增加傳播渠道與范圍,擴大影響力,促進思政教育工作。
3.建設現代校園微博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創新,引導校園文化向更加優良的方向發展。
四、基于微博數據聚合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預期成果
本研究中提出的微博數據聚合系統,作為創新的思政教育工作手段,完全可以應用到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中去。通過對微博數據聚合系統的使用,輔導員可以掌握當前自己管理范圍內的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向,進行準確的輿情監控,及時發現群體性問題,并減小不良影響,擴大正面思想的傳播;同時,有目的地對某些個體進行個性化掌控,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舒緩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緩解其壓力,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本課題結合筆者的工作實際,提出針對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數據的聚合,在聚合后進行數據分析,并按結果分別對大學生群體及個別學生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以期對思政工作起到一定的啟發與引導作用。
作者:張城 聶文娟 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