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一、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以及創新能力
當今教育發出的號召是培養創新性人才以及復合型人才,因此,有效的音樂課堂評價也應將注意力轉變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音樂課堂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有效利用知識,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散性思維是小學生所具有的根本天性,教師不能以傳統的眼光以及觀念加以扼制,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以及感知,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空間施展,創造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另外,教師還可利用自身豐富的學識以及實踐經驗,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設計出一些值得研究與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去探究,獲得創造性的思考。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很容易盲目跟從教師的教導,認為教師說的做的都是對的,漸漸養成懶惰、依賴的壞習慣,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頭腦中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例如故意制造一些錯誤,讓學生產生懷疑,從而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真是的答案,在音樂的學習中逐漸培養以及提升創新意識的進步。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切學習的動機都離不開來自激勵的促進,但激勵的方向則來自于興趣的使然。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就要找到興趣的源泉。例如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可征求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生喜歡的歌曲,有針對性的教導,學生的興趣自然大大提高,整個課堂也活躍起來,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自己喜歡的歌曲以及音樂知識,教學成果也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具有無窮的發展潛力,并不是一兩天或者幾節課就能完成的,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去嘗試,去試驗,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貫徹到每一堂音樂課中。
二、學生的平等對待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的音樂帶來的美感,從而吸收音樂知識的精華,獲得必需的音樂知識,讓學生在音樂這條道路上都能有不一樣的發展。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思維,認可學生對音樂的不同程度以及不同角度的理解。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想、所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決音樂中碰到的難題。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個性,讓其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利用音樂知識帶來的幫助,實現人生的自我目標以及價值。另外,教師要給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走出學習上的誤區。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音樂知識接受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毫無壓力的進入學習狀態,享受到成功所到來的喜悅。
三、結束語
總之,評價一堂音樂課程的具體好壞,要根據學生的整體狀態進行,不僅看學生的與教師的配合狀態、參與狀態以及學習狀態,還要分析學生的創新思維、情感表達、個性發展等。是否能夠很好的將音樂理論知識與演唱技能有效結合,音樂知識與情感思想高度融合,從而有聲有色的演唱、演奏以及創造。
作者:梁俊英 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