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風險管理論文
1天然橡膠供應鏈風險因素識別
天膠供應鏈的貿易環節拉長了供應鏈,引發橡膠供應鏈的波動。大量的投機資金介入橡膠的期現貨交易,橡膠現貨和期貨貿易商利用供應鏈的影響因素,伺機大肆進貨囤貨,做高價格,加劇了天膠市場價格的波動。同時,融資膠盛行,通過貿易融資獲取資金的使用權來獲利。據統計,目前青島保稅區的37萬噸庫存中,有20萬噸左右是融資膠。橡膠貿易商們通常會以20%左右的保證金從銀行開到90天的信用證,然后迅速買入橡膠船貨,繼而迅速賣出,以套取資金,除去船貨在途的路程,貿易商至少可獲得80天以上的資金支配權。天氣的變動,外貿政策的變動,下游輪胎汽車產銷的不穩定性等都給天膠貿易商在期現貨市場投機炒作的機會,造成天膠價格的大幅波動,給天膠上下游的穩定經營造成嚴重困擾。
2天然橡膠供應鏈風險管理措施
針對天膠供應鏈上的風險因素,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可以通過保險、期貨以及供應鏈整合協調等方法進行管理應對。
2.1運用天氣保險規避天氣災害風險
天氣災害對天然橡膠種植、收割影響巨大,應逐步建立天然橡膠保險體系,在農場建立基層的相互保險合作社。政府可以在財政上參與農業保險,以支持我國農業的具體規定。政府對天然橡膠保險進行補貼,可以將保費降至大部分農場可以接受的水平,讓天然橡膠產業得到發展。實踐表明,天氣災害保險發揮了災害補償和轉移風險的功能,是傳統的抗災自救與借助市場分散風險的有益結合。
2.2建立期貨套期保值機制規避庫存價值風險
天膠生產和貿易企業通常持有天膠大量成品庫存。面對天膠市場的劇烈波動,天膠種植、生產和貿易商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有效地規避或分散現貨市場上價格波動對所持有庫存造成的貶值風險。天膠供應鏈上游企業可以通過適度參與期貨市場的賣出和買入,達到指導和掌握現貨定價和銷售節奏的目的。通過期貨市場的交易,獲取大量的生產、銷售、天氣、價格等信息,根據市場提供的價格信號作出經營決策。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把握好市場節奏,在高價位區間進行供給銷售,從而提高整體的售價。
2.3供應鏈整合協調
天膠供應鏈較長,供應鏈信息從最終客戶到原料供應商傳遞的時候,由于無法有效的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漸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在向上游傳遞時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供應鏈整合可以縮短天膠供應鏈的環節和長度,以便天膠供應鏈上下游更加緊密的合作。隨著橡膠和銅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以及銀行意識到風險之后對貿易融資有差別地停貸,大宗商品的去金融化將拉開序幕。未來天膠貿易商尤其是天膠融資貿易將逐漸萎縮,并向兩個方向轉化:一個是向上游發展,自己做膠廠,另一個則是做類金融公司,結合利用期貨期權工具來做天膠貿易,做天膠供應鏈上的信息溝通者和風險管理者。
天膠供應鏈上的貿易環節將被壓縮,原先的多環節供應鏈:膠農—原料二盤商—橡膠加工廠—貿易商—輪胎廠—汽車制造及輪胎經銷,將縮減環節成為:天膠種植—天膠加工—輪胎生產。上游橡膠廠和下游輪胎廠將跨越傳統貿易商,進行一對一的交易,個性化的定制,以實現下游產品品類多樣化的需求。由橡膠廠負責橡膠生產和管理庫存,為輪胎廠提供VMI和JIT的物流服務,來降低輪胎廠買方的倉儲和運輸成本。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及時響應供應鏈終端市場變化,協同應對供應鏈上的風險。
3結論
金融危機之后,金融、貿易等行業正在實行去杠桿化,以實現穩定經營。天膠供應鏈通過整合上下游環節長度,上下游更加緊密的協同合作,以及時響應供應鏈終端市場變化的波動風險。對天膠供應鏈上游的種植與加工企業來講,則可通過天氣災害保險與利用期貨工具規避天氣變化風險和天膠價值波動風險。
作者:譚志強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廣州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