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現狀
(一)職教集團擁有農村職業學校成員的情況
1.河北省職教集團網站建設情況。河北省各個職教集團的網站存在的標準是,通過百度搜索引擎得到搜索頁面,在前10個搜索頁面內按序逐項查找時能找到職教集團網站或牽頭單位網站內的職教集團鏈接。搜索的關鍵詞是職教集團名稱或職教集團牽頭單位的名稱,如河北省軌道運輸職業教育集團、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據此總共搜索到18個河北省職教集團,分別為河北省鋼鐵冶金職教集團、河北省化工醫藥職教集團、河北省信息技術職教集團、河北省軌道運輸職教集團、河北省汽車職教集團、河北省電子信息職教集團、河北省旅游職教集團、河北省土木建筑職教集團、河北省紡織服裝職教集團、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河北省建材職教集團、河北省煤炭職教集團、河北省交通職業集團、河北省曹妃店工業職業教育集團、河北省建筑技術職業教育集團、河北省軟件與服務外包職業教育集團、河北省裝備制造業職業教育集團、秦皇島市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其中,17個職教集團有省教育廳批復,1個職教集團有設區市政府批復,另外一些政府批準建立的職教集團,只有媒體宣傳,而無細節信息,沒有被統計進來。在這18個河北省職業教育集團中,6個職教集團有獨立網站,占33%;4個職教集團是依托于牽頭單位,占22%;另外8個職教集團沒有網站,占45%,說明各職教集團對網站建設有不同的重視程度,也一定程度地說明總體上有空間距離的各個集團成員應該更加充分地利用網絡等信息工具來加強合作。
2.河北省職教集團媒體宣傳情況。媒體宣傳主要是通過打開搜索頁面,找到關于職教集團的媒體報道。媒體報道可能是網站原創,也可能是網站轉載。轉載的信息可能來自于其他網站,如河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新浪網、河北省政府網、中國新聞網、河北省教育廳網、長城網、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中國經濟網等;也可能來自于報紙、期刊等平面媒體,如河北日報、中國教育報、燕趙都市報、燕趙晚報等。調查發現,17個職教集團有媒體宣傳,1個職教集團無媒體宣傳,說明多數職教集團在努力擴大社會影響。
3.河北省部分職教集團成員數調查。在這18個河北省職業教育集團中,11個職教集團在網絡上有明確具體的成員信息。成員信息或者來自職教集團網站,或者來自職教集團媒體宣傳。在院校、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和政府等職教集團成員中,院校成員被選擇出來。再在院校成員中,農村職業學校成員被選擇出來。這樣分層統計的結果,便是下表中的農村職業學校數、總院校數、總成員數。農村職業學校數與總學校數的比例,農村職業學校數與總成員數的比例,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水平還比較低,整體上各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不平衡,更未能面向全體農村職業學校發展。
(二)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情況
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是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另一個典型表現,主要指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等引領中職學校等開展的“送教下鄉”活動。《河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送教下鄉”實施“新農村建設雙帶頭人培養工程”的通知》明確提出“,由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和擁有涉農專業的部分省級重點以上骨干學校牽頭,以縣級職教中心、鄉鎮成人學校、農廣校和電大分校為陣地,與當地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共同抓好培養培訓工作。”職教集團在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開發了生源、師資、實訓條件等職業教育資源,提高了農村職業學校教學質量,促進了現代農業生產和新農村建設,滿足了農民致富的需要,起到了職教集團建設方面的示范作用。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具體情況有如下四個方面:
1.引領農民走出了一條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新路。農民作為正式注冊的中職學校學生,接受系統的學歷教育,被培養成為實用人才,有現代農業生產所需的專業技術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科技致富和改革發展等方面的生力軍作用;接受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考試,獲得農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技能水平,做到“持證下田”,得到相關企業的認可,獲取更高的收入。
2.為農民增收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送教下鄉”通過產教結合,使農民增收幾萬元的大有人在,如果按每人一年增收2000元計算,僅30萬名農民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就能增收6億元。據邢臺市統計表明,2011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增加17%。這與“送教下鄉”關系密切。
3.接受培養和培訓的農民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自工程實施以來,全省眾多中職學校參與“送教下鄉”,開設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等涉農專業,每年招生10萬人。至2012年5月,農民學生已占全省100多萬名中職學生的25%。截至2010年8月30日,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超過600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超過100萬人次。
4.先進經驗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被學習和推廣。截至2012年4月23日,全國200多所職業學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先后到作為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牽頭學校的邢臺農校參觀學習,有100多家職業學校加入“送教下鄉”隊伍,全國數十萬農民受益。
二、河北省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問題
(一)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較慢
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較慢,與職教集團整體發展緩慢一致。職教集團不活躍,整體發展緩慢,表現在職教集團網站建設與運行上,主要是網站的信息少,更新慢。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背景下,職教集團網站承載著學校、企業、行業和政府等成員間的協作溝通主渠道作用,應該提供各成員單位的豐富的實時動態信息,為校際合作與校企合作等提供前提和氛圍。調查發現,職教集團網站的欄目設計很好,形式多樣,覆蓋全面,如某較好的職教集團網站設置了返回首頁、集團介紹、行業資訊、成員合作、職工培訓、教育教學、名師風采、實訓資源、技能鑒定、人才信息和集團論壇欄目,但是,欄目信息普遍較少,在有些欄目處甚至是空白。在既有的欄目信息中,很多信息是早期的信息,主要是職教集團最初成立時的信息。農村職業學校等職教集團成員信息同樣更新較慢。
(二)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企業參與機制不健全
企業參與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活動,使職教集團發揮作用,開發出來自企業的職業教育資源。河北省滿城縣農民科技致富帶頭人王淑秀攜自己的全體員工,報名入學縣職教中心,在所在村教學點,學習中職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投入10萬元建了3間教室,投入5萬元購置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室學習文化課和理論課,在自家企業的溫室大棚上實踐課。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企業參與機制不健全,主要是落實政策缺少必要的運行機制支持。企業參與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活動,有相關政策依據。《河北省教育廳關于組建省級職教集團的若干意見(試行)》明確提出:“通過組建職教集團,加強東西部、城鄉、行業、企業、學校之間的全方位合作,促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形成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職業院校和企業共同發展,使院校辦學和企業經營獲得雙贏。”但是,職教集團在運行過程中,忽視市場機制,不能有效地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導致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更多地依靠政府公益,較少地利用市場經營。這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要求不一致,造成辦學經費不足等現象。2012年5月23號,《中國教育報》報道:“為搞好‘送教下鄉’,河北省不少縣市大力推進,但是河北省欠費辦學的職校也有不少”“在石家莊市農業學校,由于學費不足,教師下鄉應得的很少的補助至今還沒有拿到。”
三、河北省職教集團面向農村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政府對職教集團建設的指導與支持
各級政府部門對下屬的職教集團進行指導與支持,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將已有的政策落實到位。《河北省教育廳關于組建省級職教集團的若干意見(試行)》作為現有政策,明確提出,“省級職教集團在省教育廳的指導和監督下開展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職教集團發展,在政策、經費上給予扶持。在省級實訓基地安排上優先考慮;積極鼓勵、優先支持職教集團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境)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落實政策要解決好職教集團受事業單位人員思維束縛的問題。職教集團受事業單位人員思維束縛主要指職教集團相關人員,尤其是決策人員,更看重上級下達的任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日益健全的背景下,面對不同組織單位的利益供求關系時,表現出明顯的被動性,不善于發現和把握聯合的機會。目前,政府部門通過充分利用現有政策進行指導與支持時,要并重計劃任務與市場競爭,引導從偏重計劃任務向偏重市場競爭逐步過渡。
二要堅持改革發展,及時出臺后續配套政策。比如,上述在政策、經費上給予扶持,在省級實訓基地安排上優先考慮等支持政策,隨著職教集團的持續運行得到落實的過程中,享受支持政策的條件要求會逐漸顯現出來。教師在職教集團內兼職、實驗實習儀器設備在職教集團內充分利用、原創的培養培訓方案推廣、針對生產崗位的技術技能操作課程開發、立足本職教集團實踐的學術研究成果等職教集團內具體工作任務方面的要求,均可能會成為享受支持政策的條件要求。這樣,基于《河北省教育廳關于組建省級職業教育集團的若干意見(試行)》中提出的職教集團主要工作任務、職教集團成員的主要權利、支持職教集團發展的有關政策的后續配套政策就會成為當務之急。
三要做好監控工作。首先,要監控職教集團有公益性。對職教集團的財政支持要求職教集團必須有公益性。在80%以上的中職學生是農村籍學生的背景下,職教集團中的農村職業學校數量應該得到增加,以使農村籍中職學生和城市籍中職學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辦學條件。其次,要監控職教集團切實發揮作用。職教集團應該通過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優化職教資源配置,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合乎企業崗位要求的畢業生。還有,要監控職教集團的發展動態。職教集團各成員單位位于不同的地方,有空間距離。信息化條件下,互聯網可以有效地解決遠程溝通交流的問題。因此,職教集團的網站建設非常重要。職教集團應有運行良好的網站。監管部門能在職教集團網站上清楚地看到職教集團內職教資源共享、共建的情況,以及畢業生就業等信息。
(二)加強職教集團的研發體制機制建設
政府的指導與支持為職教集團發展提供外部力量。而職教集團的研發體制機制則可提供發展所需的內生力量。就如企業成功有賴于研發一樣,職教集團獨立運行和持續發展也離不開研發。加強職教集團的研發體制機制建設,要求職教集團:一是必須認真執行《河北省教育廳關于組建省級職業教育集團的若干意見(試行)》的要求,制定好《集團章程》,明確規定集團在研發方面的組織機構和管理辦法。有的職教集團建立了很好的組織機構,在集團理事大會下設立院校合作服務處、校企合作服務處、職業教育研究室等專門工作機構。職業教育研究室主要負責集團及各成員單位的辦學模式創新,進行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的研究、總結、交流,推廣研究成果。該職教集團設立職業教育研究室已經開始建設職教集團研發體制。二是借鑒并融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不同組織單位的研發體制機制,建成有特色的高效的研發體制機制,保證職教集團辦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受到關注和得到解決。在有重要價值的問題通過科研立項解決,實現重要價值的科研項目結果被獎勵,研發經費表現為科研項目基金和獎金等成為基本運行機制的基礎上,收集職教集團成員需求與創意信息,向職教集團上交通過整合集團資源取得的改革方案,提供研發所需的個性化的咨詢與資料等,均要逐漸成為集團研發機制。
(三)健全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企業參與機制
首先,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要建立健全連鎖機制,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進一步在全省范圍內吸收新的農業企業和有涉農專業的職業學校成員,獲得規模化發展,為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發生提供更多機會,促進職業學校與農業企業深度合作,使職業學校通過傳授現代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的原理與技巧,引導農民進行組織化發展,加快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勞動力提供和產業鏈延長的形式,吸引農業企業參與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其次,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要通過市場機制,深入開發自身的人才資源和信息資源。職教集團在從政府民政部門取得社團組織法人身份后,支持成立服務于職教集團的專門公司。該公司作為微利公司,在經營校際合作和校企合作方面的資源共享業務外,還可以經營農業服務社會化方面的業務。
農業服務社會化在全國有很多具體形式,比如農業服務超市便是一種典型形式。農業服務超市在面向農民,代售農業企業的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要素外,還出售農業信息咨詢、農業生產管理或技術培訓、農業生產植物保護救援等農業生產管理操作與技術操作。農業生產要素、管理操作和技術操作等均可以成為農業企業和職業學校互利共贏的合作載體。這些合作載體共同組成一個合作平臺。職教集團的專門公司提供社會化的農業服務,就是在搭建這個合作平臺,引導農業企業在這個平臺上,深入開展自己的市場營銷活動,參與到職教集團為農民服務的活動中來。
四、總結
當前,職教集團建設正處于改革攻堅期,河北省試點建設職教集團已經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職教集團建設要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發揮職教集團的資源整合與開發作用,促進職業教育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劉偉洋 趙會芝 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教育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園藝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