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1.綜合英語教學中,聽說、精讀、翻譯部分實踐環節的落實
1.1聽說部分
聽說訓練在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傳統的聽說訓練中總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默被動地聽。還有一些教員甚至認為聽說這個環節可以略講,甚至一筆帶過。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中國自加入WTO以后,與世界經濟進一步接軌,這就決定了英語教學應該更加重視實用能力的培養。就聽說而言,應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實用口語交際能力。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們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營造情景模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比方說,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出一些常用的句型或詞組,讓學生自己尋找搭檔,臨時編成一段對話;或者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情境,讓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力,用英語交流完成老師預定的任務。選材應該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而且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例如,我在《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第四單元聽說部分就給學生講到了這樣一個話題:JumpingfromJobtoJob(跳槽)。當今社會,頻繁跳槽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現象,作為一個剛剛工作畢業的大學生,你的觀點是怎樣的呢?我叫學生自己先做出判斷,把贊成跳槽的學生編為A組,持反對態度的編為B組,并在黑板上寫下:Argumentsfor和Argumentsagainst。先分組討論10分鐘,在討論中學生不會表達的單詞我寫在黑板上,然后A、B組進行辯論。同學們討論非常熱烈。辯論開始后,同學們開始了舌戰。沒想到同學們在集體優勢的發揮下,辯論進行得激烈而又有序。同學們不僅找出了許多論據,還靈活運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論證。雖然同學們的表達存在著一些語言方面的問題,例如語法、句子結構,但絲毫不影響同學們交流的興致。最后,我作為主持人,高度評價了這次辯論會,同時做出了結論,并提醒同學們在語言表達方面所要注意的問題。課后,同學們反映這樣的活動很有吸引力,能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希望以后多多開展類似的活動。
其實,在聽說實踐環節中,我們還可以采取很多方式方法。比方說看圖說話、故事接龍等等,選用輕松、活潑的主題,那么就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2精讀部分
精讀教學過程是綜合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先教單詞、語法,然后逐一翻譯文中的句子,解釋語言點。這是一種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即使教師精心備課,講課很有條理,語言點講得詳細具體,但課堂上學生沒有什么反應,甚至有些學生精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筆者認為,在講解課文前,先應該介紹必要的背景知識。這可以預先布置學生自己去搜查相關資料。例如我在講《新編實用英語教程》第一冊第一課時,我就布置學生課后先去搜查中西方國家的人見面寒暄時所說的話,分析中西文化差異。學生們其實對文化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于是紛紛去圖書館,上網尋找相關資料。在正式上課前,我隨意點了幾位學生,讓他們談談中西文化差異,其他學生適當補充,最后我對學生的觀點作了總結,聯系本課當中提到的相關知識,我稍作補充。這樣很快就把學生引入到精讀課的教學中,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用情境導入法。例如,我在講課文《Forgivingmyfather》一課中時,課前,我先用英語提問:“你的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你爸爸曾經對你做過錯事,你會原諒他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紛紛發表觀點。學生們用不同的形容詞形容自己的爸爸,同時還回憶了爸爸和自己曾經的誤會以及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然后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中,作者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為什么作者要原諒他的爸爸呢?”很快就把學生的心拉進了課本中。在我講解的過程中,同學們一直都帶著這樣的疑問在聽,直到最后故事結束才解開心中的疑團。因此,在精讀課教學實踐中,應該在原來側重于教師在課堂上多講、精講詞匯轉到要求學生多思考,多發表看法、觀點以及實際語言點的操練。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給學生提供信息輸入量和練習機會,同時也在學生中創造一種積極開放、樂于接受所授語言及文化的心態。
1.3翻譯部分
翻譯是綜合英語教學實踐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綜合英語課就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語言基本能力。翻譯能力實際上就是一種綜合能力,翻譯需要的不僅僅是語言基本功,還要求譯者有廣博的知識面。然而,長期以來教師對如何實施綜合英語中的翻譯教學缺乏科學的研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翻譯教學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故教學效果不理想。“綜合英語”教學中的翻譯能力培養,必須在不占用過多“綜合英語”課課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只能利用“綜合英語”課本身的優勢,見縫插針,為學生穿插講解基本翻譯理論與技巧,同時在有限的課堂練習中進行有效地實踐。例如,在教學生語言點時,教師可以自己用該詞或詞組先造一個句子,讓學生即席口頭翻譯。這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譯能力。在課堂上中譯英、英譯中的練習中,讓學生按照上課所學的表達方式先自己動手把翻譯做完,然后教師把全班按“成績搭配”分組,讓他們相互討論,相互修改。他們可以討論用詞、時態、句子成分的順序等等,最后每組交上自己滿意的答案,教師再逐一對上交的翻譯練習進行講評。這樣學生在相互討論中不僅掌握了該語言點,而且在詞匯與語法等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體會。有許多教員總是抱怨翻譯教學枯燥無味,其實如果我們很好地落實實踐教學環節,我們同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結語
落實綜合英語實踐教學環節其實就是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開展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員應該以一種親切、熱情的人格魅力、感染力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氣氛下更加放松,從而更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注:本文作者劉曉芳系湖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