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1.1.1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
在實習護士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帶教老師是最重要的指導者,因此我們不但要像以前那樣強調實習護士的的學習積極性,還要加強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適當的在醫療護理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帶有教學目的的解說或是示范。要讓實習護士有一定的適應時間,做好從理論到實踐的銜接過程。我們應該適當的給予帶教老師一些相應的培訓,確保教學水平,提高實習護士的學習質量。
1.1.2對實習護士進行具有專業性的培訓
實習護士在進行培訓之初,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理論、技術水平以及興趣對培訓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確保在較短的實習期內教學目地能夠較好的實施。護理工作較為繁瑣,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實習護士對學到的每一套護理方法進行牢固的的掌握。我們強調的是準確掌握,杜絕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1.1.3向多導師制的教學模式轉變
以往我們過于強調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學成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在護理實際操作過程中,每一位帶教老師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操作方法,有的可能不盡正確。所以我們應該改革此教學模式,運用明確的教學安排,確保實習護士能夠向2~3名帶教老師進行學習,再根據自己的理論知識對所學到的操作進行整合總結,形成完備的操作知識體系。
1.2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0年后教學模式改革后來我院進行實習的135名實驗組的實習護士取得了較好的實習成績。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而且實驗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
3護理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討論
護理教學是實習護士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一直是醫護人員較為重視的問題。近年來,護理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引起大家的注意:①.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下降。帶教老師通常是富有經驗的科室護士,他們的臨床護理經驗很好,但是對于護理教學管理卻是較為陌生。不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②實習護士的不當分配。以往我們接受到實習護士后,通常將他們按照專業分配到不同的科室。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配,導致實習護士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實習效果大大下降。③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缺陷較大。操作技術可能因為個體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側重點,如果只單獨跟特定的帶教老師學習,不能保證實習護士操作正確性。
針對上述問題,我院總結了相應的改革后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的教學成績。我院實驗組實習護士的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而且實驗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因此我們在對實習護士的護理教學過程中,應不斷進取,對現在的護理教學方式不斷進行發展和創新,力求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帆 童愛民 單位: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第二篇
一、實習檔案的設計與應用
1.實習生入科教育登記本
實習生入科教育第1天,對其進行入科教育。包括:醫院發展現狀、科室簡介、科室工作人員、主要儀器的管理等,并登記實習生相關信息,如:姓名、學校、學歷、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等。
2.實習生考勤登記本
實習生在每個科室實習4周。科室護士長嚴格記錄實習生出勤、實習生4周內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科室勞動紀律的詳細情況并及時向護理部反饋。本院規定所有實習生的事、病假都由護理部統一管理和登記。實習生提出請假申請,對符合請假條件者由護理部開具請假通知單,通知科室并登記到實習生出勤記錄表中。發現實習生無故曠班及時上報護理部,將實習期間的出勤率納入實習生實習管理中,使實習工作更加規范有序。
3.實習生教學記錄本
科室每周對實習生進行業務學習講座及操作示教各1次,以科室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要點為主要講課內容,以科內常見的專科操作為操作示教內容,并詳細記錄科室對實習生講課及操作的具體內容。
4.實習生護理查房記錄本
科室每月對實習生組織1次床邊護理教學查房,內容主要以科室危重疑難病例為主,主要指導實習生了解疑難病例的病因、臨床表現、病情觀察要點、主要陽性體征、護理問題、護理措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使實習生掌握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
5.實習生考核成績登記本
實習生在每個科室實習結束后,由科室護士長和帶教老師共同對實習生進行出科考核,以了解實習生在科室掌握知識的情況。考核內容為:理論考核,主要為科室常見疾病的護理措施,基礎護理理論知識;操作考核,主要為科內常見專科操作。科室根據實習生日常工作表現及出科考核成績進行評分,將評分結果填寫于考核登記本中并向護理部反饋。
二、討論
1.嚴格考勤管理,增強實習生紀律意識
通過嚴格的考勤管理登記,使實習生意識到自己的動向完全在帶教老師的掌握之中,對實習生起到了督促作用,提高了實習生工作的主動性,增強了實習生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的自覺性,確保了實習計劃順利完成。
2.及時、全面反映實習生實習情況,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
通過實習檔案,護理部可以客觀、全面地了解實習生實習情況,能對實習生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客觀、公正、公平的評價。護理部每月定期召開實習生座談會,了解實習生對帶教老師、實習科室的評價。將實習生實習期間的資料及時反饋給實習生,讓實習生充分感受到帶教老師對她們的關注,對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實習生給予表揚與肯定,讓實習生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充分調動了實習生的積極性。同時,及時發現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予指導,避免了問題的進一步加重,從而在實習生中形成了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
3.建立護理教學質量持續改進機制
實習生在每個科室實習結束后,都會對科室的布局、環境、管理和帶教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護理部及時、充分地收集實習期間的信息,再將信息及時反饋給科室,有效地控制了科室護理工作質量和帶教質量,建立了護理教學質量持續改進機制,提高了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臨床教師同時扮演著教育者和護理實施者的雙重身份,在臨床工作中能通過自己的職業素質、言傳身教和精湛的護理技術護理患者。這種師生之間的雙向打分機制,在提高護理教學質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為醫院留用優秀實習生提供了可靠依據
實習生實習檔案客觀反映了各院校實習生實習期間的表現,本院每年新招聘護理人員100名左右,大部分留用人員為本院實習生。由于護理實習生較多,輪轉科室又較復雜,往往很難評價實習生的能力。建立實習生實習檔案后,通過對檔案的審核及各科室護士長對實習生表現的反映,確保面試人員名單,再將實習生的考試成績、文化水平、人文溝通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使醫院的護理工作隊伍不斷增加新生優秀力量,從而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
三、小結
通過實習生實習檔案的建立,不但調動了實習生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臨床帶教工作的有效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實習生臨床實踐的能力,同時增加了實習生的紀律意識,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為促進科室帶教及護理部對實習生進行科學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辦法,是臨床教學管理規范化、系統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作者:胡志琴 馮春虹 單位: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培訓中心
第三篇
1資料與方法
1.1護理教學方法
對照組新上崗護士在臨床上主要采用傳統護理教學模式,實驗組則采用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詳細內容如下所示。
1.1.1定期開展座談會
定期組織帶教教師和新上崗護士開展座談會,新上崗護士可以與帶教教師自由言談,從而加深其對臨床護理實習的認識和了解,對實習目標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輪廓,從而縮短實習目標完成時間。新上崗護士可以在座談會上提出存在的疑惑,帶教教師耐心對護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說明,從而提高護士的認知度。
1.1.2拉近師生關系
帶教教師需要以新上崗護士作為主體對象,尊重他們,認識和了解新上崗護士的需求和想法,同時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對存在困難的護士要積極給予幫助,加強與護士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和認識她們的內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消除護士對教師的恐懼感,從而營造一個愉悅的教學氛圍,提高新上崗護士學習的積極性。
1.1.3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
帶教教師可以協助新上崗護士親近患者,并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護士著裝要整齊得體,言語態度要和藹可親,用語禮貌,從而拉近患者與護士的關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信任,從而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1.4自主書寫日志
帶教教師要積極指導新上崗護士進行日志書寫,帶教教師可以將患者提出的問題布置給護士進行解決,護士則將答案記錄在日志上,反饋給帶教教師,教師從中分析自身的教學問題,并進行處理,從而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
1.1.5遵循實習要求
帶教教師需要按照實習計劃對新上崗護士進行教學,由淺入深,并對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措施進行認識和了解,擴寬她們的知識面,按照先講后做的模式對護士進行授課,從而提高護士的學習效果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1.1.6參與查房
帶教教師可以指導新上崗護士參與查房,并與護士討論存在的難題,開闊護士的知識面,提高她們學習的積極性。
1.1.7嚴格考核
出科前,帶教教師以及護士長需要對新上崗護士進行考核評價,內容涉及理論知識以及護理操作,不合格的護士需要繼續學習并重新考核。
1.2觀察指標
兩組新上崗護士實習完畢后,對其實習理論以及操作進行考核,對其滿意度進行記錄和調查。理論考核內容以臨床知識為主要考核點,操作考核則注重常規操作。滿意度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了帶教老師態度、帶教方法以及問題處理等,每項以10分作為滿分分值,一共10項。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新上崗護士帶教情況比較如下表所示: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帶教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帶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臨床護理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臨床護理教學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創新臨床護理教學,能夠幫助新上崗護士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也是實現臨床護理工作轉型,實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干預,滿足更多患者的內心需求,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對100例新上崗護士進行分組研究,實驗組采用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新上崗護士成績以及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創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和普及。
作者:丁曉云 何柳 單位:廣東省高州市石鼓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