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安裝前的準備
施工單位人員應該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安裝資質,更為重要的是應該在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技術培訓,通過組織施工人員對施工圖紙和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明確人員分工,熟悉設備性能,細化工作方案。在設備方面,化工機械應該具備出廠合格證書和其他相關證件,對于重要的零部件,還應配有運轉記錄。設備在安裝前應該有相應的安裝圖、總裝配圖、平面圖等圖紙資料,另外還需提供裝配清單及安裝規范,以方便安裝前期檢查。
設備到達現場后,應該立即進行開箱檢驗,核對機器名稱、型號、數量及規格,專用工具、備品是否齊全,有條件時還要對設備進行檢測和試驗。在設備安裝前,應保證施工現場土建工程結束,設備運輸和消防通道暢通,安裝所需要的電源、水源、照明設備工作正常,起重設備到場。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特別是需要焊接的場合,經常容易發生火災,所以在安裝現場還要準備足量的滅火器材。
2設備安裝階段
設備的地基直接影響了安裝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安裝階段應對前期基礎工程進行驗收與處理,嚴把基礎質量關。在檢查時應明確各基準線、中心線、坐標軸線的位置,建筑外觀有無宏觀缺陷。對于混凝土建筑,其強度應達到設計要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地腳螺栓孔的螺紋部分應清理干凈,保證與設備能夠有效連接,使安裝誤差控制在應有的范圍內。
按照設備的質量、結構及負荷情況選擇合適的安裝方式。對于有墊鐵的安裝,為減小壓強應盡量增大墊鐵與地基的面積,放置墊鐵前,應保證墊鐵的表面質量及平整程度,墊鐵的頂部高度與設備底部高度相等。墊鐵放置后,應對地腳螺栓孔灌漿,當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吊裝設備并利用墊鐵調整設備與地面的垂直度。對于底面平整的設備,常采用無墊鐵安裝方法,在進行無墊鐵安裝時,需在地基與設備下部敷設鋼板,在鋼板和設備之間進行一次灌漿,之后進行找平、找正,調整結束后即可進行二次灌漿固定設備。設備就位之后,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平、找正。
在安裝過程中,應保證設備安裝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要求水平誤差為0.1mm/m,縱向誤差為0.05mm/m,不允許通過松動地腳螺栓的方法調整設備。設備調整合格后,應及時進行灌漿固定的工作,灌漿之前應清洗地基表面的雜物、油污等。灌漿一般分為一次灌漿和二次灌漿,在灌漿過程中應保證全程一次完成,不要移動已經調平的設備。在二次灌漿時,如果外部環境溫度過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防凍措施。化工設備的安裝要求誤差較小,在安裝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充分發揮監理的作用,安裝期間對工程進行不間斷的檢查,對于關鍵和隱蔽部位,要有專人監管,以及時糾正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對于需要焊接組裝的位置,應針對焊縫特征運用相應方法進行檢查。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圖紙要求。
3設備安裝驗收階段
設備安裝完成后,操作人員應及時對設備進行試運轉,檢查設備各子系統的運行情況,并對試運轉情況認真記錄。在試運轉中需要重點檢查設備有無異響,軸承溫度,各項電氣參數是否合格,設備的振動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設備停機后,檢查各緊固件有無松動,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進行有載荷試運行。正式驗收前,應組織相關負責人與技術人員成立工程驗收小組,按照工程標準嚴格檢查,保證驗收過程的真實性。
施工單位及時提交各項施工資料,對于安裝過程中變更的參數應通告驗收方。驗收小組應對設備和基礎工程進行認真核對,其中包括地基的施工記錄,安裝過程中的找平、找正記錄,試運轉情況記錄等。除對設備本體的檢查外,還應加強對各附屬設備的檢查。驗收結束后,安裝單位應組織生產操作人員熟悉設備操作流程,妥善保管相關技術資料及安裝資料,方便日后維護與修理工作的進行。
4結論
本文結合實際生產,從三方面分析了安裝工程管理所遇到的問題。目前我國化工業發展迅速,對化工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化工設備安裝質量的高低,決定了設備運行的安全程度。我國每年都會發生由化工設備引起的安全生產事件,這些事件帶來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企業財產損失,其中不乏由化工設備安裝所產生的安全生產事件。只有科學提高設備安裝工程的水平,加強工程質量的監管力度,才能夠使設備正常運行,減少生產事故的發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作者:周正 單位:安徽省化工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