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飼養標準化及規模化
即按照不同畜禽在不同情況下,對各養分的不同需求量,喂給相應的全價飼料。所謂“全價”,就是各種養分齊全、各自數量得當、比例合理,適應不同畜種,不同時期的全價飼料。大家都知道,畜禽需要30多種養分,飼料中養分不全,特別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會使每個畜禽飼料利用率低,未能保證畜禽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飼養規模化,飼養規模化就是說從畜禽的養殖數量必須形成一定數量的規模,改變過去分散飼養從幾頭(只)到十幾頭(只)的舊觀念的養殖方法,為適應現代化畜牧業就必須從幾百頭(只)到幾千頭(只),或者有條件的達到幾萬頭(只)以上,這樣能顯著的提高生產率和飼料的利用率,使畜牧業經濟效益得到較大的提高,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品種優良化
即普遍提高優良品種,廣泛利用雜交優勢。品種是畜禽生產性能主要的內在因素,優良的品種是高產、優質、低耗、早熟。對自然條件和社會需要適應性強的特點。如乳用牛品種中的黑白花奶牛產量最高,所以從世界及我國都是以這個品種為主,品種優良化的水平還要看雜交優勢利用的廣泛性。雜交的豬可提高增加10%~1四、%,提高飼料利用率8%~10%,雜種雞可提高生產性能10%~20%。優良的品種是提高生產性能的直接因素,也是增加畜牧經濟的根本保證。
三、畜禽健康化
即消滅國家規定的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才能保證畜群群體健康,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否則,生產性受到影響,甚至完全喪失,有的病還可以傳染給人。畜禽健康化既是畜牧業安全生產的主要保證,又是保護人類健康所必需。因此,要實現畜禽健康化,必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按有關規定認真落實執行,建立完善的動物防疫、檢疫、食品安全體系,還要有各種各樣安全、有效的疫苗、藥物,安全的飼料,先進的防治和檢疫監測的方法,才能使畜禽健康化發展。
四、繁殖高效化
即普遍提高畜禽繁殖率,引進式培育高性能的新品種。畜禽繁殖是畜牧業擴大再生產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加速優化優良品種的主要手段。繁殖率和生產率密切相關。目前,我國所采取的人工授精和冷凍精液的普及充分的體現出安全高效有效的提高了種畜禽的利用率、繁殖高效化的水平。
五、環境控制化
即控制和調節畜禽所處的環境的各種因素,為其生長發育和生產創造適宜的優質條件。畜禽的生長發育受到環境影響較大。由于環境的不同,畜禽生長發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指,溫度、濕度、風速、光照、噪音、塵埃和氣體。環境控制化可采用人工機械化和自然環境化加以調節和改變,使畜禽生長發育有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提高畜禽生產及性能。
六、養殖生產專業化
即以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公司加農戶的養殖模式,大力提倡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方法,統一供畜、統一飼養、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統一生產加工,這樣既節省人力物力,又節省人員開支,同時大大的減少畜禽發病率、死亡率。更有效控制動物疫病的傳播,這種方法也是當前及今后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趨勢。
七、人員專業化
即直接或間接從提高畜牧業生產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豐富的生產經驗,先進的勞動技能。畜牧業生產人員必須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一定的生產實踐經驗,才能有效的提高畜牧業生產力,如疫病防治、飼養管理、牧業機械操作等。現代化牧業生產必須有現代化生產手段,生產技術、生產管理,沒有相應的水平和技術,是無法提高牧業生產力的。因此,必須掌握國內的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努力創新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上述各方面的環節,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有所不同,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創新。
作者:楊占軍 單位: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牧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