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而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一般為40分鐘。如何才能使學生集中精力,真正發揮40分鐘的教學效果成為了我們教學中必須認真思考的首要問題。眾所周知,一般的課堂教學主要由學、講、練三部分構成。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中,如果教師一味地將時間用于講授,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只有將這三部分合理分配,才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語文教師可以將講授的時間安排為15分鐘左右,而學生練習的時間一般不應少于5分鐘,真正做到少講精講、多學精練,將學、講、練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時間觀念,學會節約時間,也只有這樣,才能向課堂的40分鐘要效率,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使學生真正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自覺進行學習,逐步達到“會學”“善學”,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有關古詩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出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1.反復朗讀,整體感知;2.理解題目,了解作者;3.合作討論,理解詩意;4.質疑問題,加深理解;5.表情朗讀,背誦默寫。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僅掌握了這些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古詩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進一步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適當運用教學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是指運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從而實現人機交互式操作的一種信息技術。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可以通過視聽結合、聲像并茂、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擴大學生視野,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幫助語文課堂提升教學效率。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文中有一句描寫榕樹的葉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其中“顫動”一詞是個難點,這時教師可用多媒體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葉在微風中輕輕地顫動……通過這樣的展示和教師適當的點撥,學生便可真正領悟到“顫動”一詞的含義。由此可見,適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語文教學更加直觀,同時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產生的。在語文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要想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就必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來主動地參與學習,最終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例如,在學習課文《景陽岡》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以“老虎是否該打死”展開問題討論。有的學生說,老虎已傷害到了人民群眾,如果不打死,必定還會傷人,所以應該打死;有的學生說,老虎應受到一定的保護,人與動物之間應該和諧相處,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滅動物。在這樣一種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課堂成為了學生活躍思維、放飛想象的天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精神,還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五、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有法。”以上幾點僅是筆者在實踐中的一些淺見,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廣大語文教師應立足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新,進一步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姜益兵 單位:甘肅省渭源縣清源鎮新林小學